第四百一十八章 四齐王 (第2/2页)
甘宁回到连云港,以蛟龙卫为骨干,开始征兵。
按照士颂的规划,是需要征兵满员三万,新式远航海船至少三十艏以上。
一大五小,组成六个编队。
当然,甘宁从远方大陆带回土豆和玉米的事情因为传开了。
因此,士颂也没打算怎么去隐瞒,隐瞒也隐瞒不住,以后普及了,肯定会被其它诸侯获取。
就像水稻种植,早就被各个诸侯引进,但是由于其特殊的种植条件,北方地区,只能做到一年一熟,水资源不丰富的地区,想要种植更是南上加难。
至于土豆和玉米,不怎么挑地,荒山野岭开耕的土地,都能亩产不少。
但是,士颂并没有想过封锁。
因为,一旦土豆和玉米普及开来,每年少死很多汉人,士颂的目的就达到了。
况且,夏国已经不是二年前的交州,与其它诸侯进行战争,粮食根本不是什么大的方针策略。
士颂有太多办法,不用战争手段,就能把一个诸侯国的经济搞废。
随着时间一点点过去,转眼间半年已过去,到了204年。
曹操和袁绍的战争,早就到了白热化。
曹操采用三路齐进的方式,入侵齐国,打算一战定乾坤。
袁绍立即召集几个儿子来勤王。
袁绍把几个儿子,一人分一个郡,让他们学习管理的同时,也为下一代齐王选拔提供依据。
在袁绍刻意引导下,袁绍麾下的文武们开始战队。
比如,颜良就投靠了长子袁谭,因为袁谭是长子,更加有优势。
毕竟袁绍是世家的巅峰人物,立长之事非常重要,根本绕不开,除非袁谭犯了什么特别大的失误。
文丑却投靠了四子袁买,因为袁绍非常喜爱袁买,在外夸赞,袁买类我。
其它二子,也有不少人投靠。
至于沮授就投靠了袁熙,因为袁熙的母亲与沮授的家族关系比较密切。
而袁绍发出勤王号令的时候,居然没有一个儿子前来。
因为,四个儿子都想保留实力,想要在后面的夺位重,有着优势。
以至于,邺城被围十多天后,四子才带人缓缓赶到。
就论谁为主力,该怎么进攻的问题,四个儿子开始拉锯战。
曹操早就猜透了他们的想法,赶紧攻城。
随着邺城的一个校尉被策反,打开城门,放曹操进了去,邺城沦陷,袁绍被活捉。
袁绍看到曹操,直接气得口吐鲜血,一命呜呼。
其大半原因,还是要归结于几个不孝的儿子。
眼看袁绍以死,四个儿子赶紧回到自己的领地,不但要关注曹操,又要防御其它兄弟背后下黑手。
袁谭回去后,忍不住了,直接自命为齐王,是袁绍的接班人。
其它三兄弟,也不退让,直接自封齐王。
一下子河北之地,出现了四齐王。
曹操一看,就乐了,你们都说自己是齐王,那么我该封谁呢?
要不然,你们自己先打,谁拳头大谁是齐王。
一下子四齐王乱战起来,谁也不服谁。
这要是袁绍知道了,肯定会从棺材里跳出来。
家门不幸,家门不幸。
这四子,算是诠释了什么叫志大才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