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谥号曰成,改元太宁 (第2/2页)
孙皇后心中早有腹案,对众位大臣的疑惑逐一解答。
这其实也是离皇黎伯安执政这二十多年的弊端之一,收集权利,让皇权的威仪无限广大,让众位大臣根本不敢过多质疑皇后懿旨的权威。
当初黎伯安刚刚掌权,为了拉拢孙承宗一脉,将其妹娶为皇后,极尽荣宠,甚至说出“朕若遭遇不测,照皇后懿旨行事”的话语。
此时皇后发话,众位大臣虽然还心中多有疑问与猜疑,但碍于皇后的皇权,与离皇之前的旨意,质疑之人并不多。
况且,真正的反对一派,艾利略一脉,已经在南王进宫之前,就已经被孙承宗暗中肃清。
此时的朝堂之上,全是孙承宗一脉,就算有正直大臣,也都沉默了下来,孤掌难鸣。
眼见朝堂局势已经明朗,孙承宗同皇后孙氏打了一个眼色,孙氏立马会意。
她强忍着悲痛,站起身对众位大臣说道:
“国不可一日无君,如今离国群雄环伺,并不安宁,本宫提议,此时最重要的事情,是确立新君,如此国本才能稳固。”
“可是本宫并未能为陛下孕育一儿半女,其他嫔妃也无所出,众位觉得新君之人应该立何人?”
此时,孙承宗上前说道:
“十年前分封大典之时,陛下曾明令南王与越王十年内入京,十年已到,仅有南王遵从皇命,已经进京,而越王却毫无动静,如此表现,必有反意。”
“南王为皇上亲弟,同为太上先皇嫡子,兄终弟及,自古皆然,臣建议,拥立南王为新君。”
“哦?南王已经遵先帝明令入京?”
“是的,皇后娘娘!”
“如此,宣南王上殿!”
殿内的众位大臣看着眼前的兄妹二人一唱一和,就将新帝之人定下,众人心中不由得默默然产生了几分联想。
但均为多言,此时不管是皇后,还是右卿大夫所言,均是国之正理,推荐的人选也确实是最好的人选。
他们也没有唱反调,或者提不同意见的想法。
还是那句话,此时的朝堂已经在孙承宗准备行动之时就已经肃清了一遍,加上南王与越王近些年在朝堂的声音越来越弱,也没有多少人为他们说话。
此时的离国朝堂,已经差不多是孙承宗的一言堂。
至于此时的任何装腔作势,任何的语气或者唱和,都是一个固定的,该有的形式。
他们兄妹二人愿意按照这个流程走,众位大臣也乐得清闲,陪着他们二人演绎这一场君臣相和的笑剧。
他们当好这个见证者和观众就好。
他们看着南王黎伯尧出现,眼中含悲,虎目之中尽是热泪,同皇后一起为先帝哀鸣恸哭。
皇后让他接任离国皇位,南王黎伯尧三辞三让,最后不得已才勉强接过离皇印玺,被迫同意成为新的离朝国君。
但他暂时不愿站在国君该有的座位之上,而是站在玬陛之上,手持印玺,先为皇兄安排料理后事,修筑陵寝,主持大祭奠,定谥号。
经过这一番收服臣心,不急功近利的表现,黎伯尧逐渐稳住了朝堂,同时为了表现自己的孝悌之情,对自己的皇兄定谥不吝美溢。
最终定神武皇帝黎伯安谥号曰成!
成为美谥,视为对其功绩的表彰。
安民立政曰成;刑民克服曰成;佐相克终曰成;
制义克服曰成;礼乐明具曰成;持盈守满曰成;
遂物之美曰成;通达强立曰成;经德秉德曰成;
民和神福曰成;道兼圣智曰成;夙夜警戒曰成;
曲直赴礼曰成;仁化纯被曰成;不忘久要曰成;
德备礼乐曰成;德见于行曰成;久道化隆曰成。
一切稳妥之后,则开始大刀阔斧的进行权利交割。
黎伯尧率先任命自己的两个儿子黎承舜,黎珩禹分别统领离京景城防卫,严令进出;
同时尊奉孙皇后为离国夫人,成宣太后,迁居上阳宫。
加封孙承宗为鲁侯,右卿大夫,上柱国,食邑六千户。
安抚完朝廷所有的大臣,轰轰烈烈的操办天子大祭奠,并将离皇驾崩的消息昭告天下,但唯独越州收到消息晚了三个月。
国丧礼之后。
黎伯尧正式继位,改元太宁,并颁发第一道皇命诏书。
诏书中严厉斥责越王黎伯川,毫无孝道,不尊皇命,意图谋反,令鲁侯孙承宗将越王一脉上下一干人等,抄家,下狱;若有反抗,格杀勿论。
一时间朝野人人自危,朝臣都清楚,离皇的屠刀开始挥舞,没想到第一个就是拿越王开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