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联合平叛 (第2/2页)
而现在,杨荣作为文官,竟然开口支持……
不!是主动提起迁都。
朱棣深深地看了朱高炽一眼。
他虽然知道这个建议未必就是自家老大提出来的,但眼下若是迁都顺天,对太子党的好处是最大的,这就难免让他多想。
朱高煦一脉,尤其是朱瞻壑,对朝廷的影响力有些过于大了,迁都顺天,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断了武将的念想,也能减少朱瞻壑对朝廷的影响。
退一万步说……万一以后朱瞻壑起兵造反,迁都到顺天之后,朝廷反应的时间就会增加。
但是!
眼下说的是废程朱、立公羊的事情,而迁都顺天,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甚至是很好的解决士子们反对朝廷立公羊学为官学的事情。
原因只有一个:南北敌视。
之前就说过,在文人士子中,南北对立的情况非常严重,甚至一度严重到了朝廷取士都要考虑其均衡的地步。
迁都顺天,一来是能够转移人们的注意力,二来是一旦迁都,北方士子的反对肯定会减弱,而南方士子在这个时候自然也不会干看着。
这一来二去的,反对的声音消弭下去也只不过是时间问题了。
还有就是,迁都一事早就定下来了,顺天府的建造和修复也已经趋于完善,其实去年就可以迁都了,只不过一直没有定下具体的时间罢了。
“那……”朱棣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瞥了一眼仍旧在当鹌鹑的大儿子,缓缓说道。
“通知礼部的吕震,让他尽快拿个章程,把迁都的事情落实下来。”
“陛下圣明!”
文官们跪倒一地。
……
就在应天这边做出了一个足以改变,甚至是颠覆大明局势的决定时,李彬已经率领三千将士来到了辽东都司。
这得益于大明开放海禁的政策,海运的这方面被人逐渐摸清,再也不用像之前朱瞻壑东征倭国的时候一样还得找宝船队了。
三千将士看起来很少,但这三千将士却是此战的重中之重,因为他们是来自于神机营的。
大明的常驻军并不少,就算是临时调遣,搞个七八万乃至十来万是没问题的,但事儿不是这么算的。
打仗,而且还得出长城打仗,那基本上是不会调用常驻军的,最起码五军营得留下一半儿来护卫京师。
李彬此次出征建州卫,核心战力毫无疑问是神机营,而除了神机营之外,朱棣还从广宁卫和开平卫调派了共计十六万将士(含民夫)。
李彬才安顿下来,他的护卫就带着一个人走了过来,而这个人一开口就让所有人都为之侧目。
“朝鲜王世子李褆,见过丰城侯。”
看着面前的李褆,李彬虽然心里不屑,但表面上的功夫还是得做一做的,当下就躬身还礼。
“王世子客气了,此战还要仰赖你们相助。”
“丰城侯这是哪里的话?”李褆赶紧摆了摆手,还故作亲密地拍了拍李彬的肩膀。
“朝鲜乃是大明的从属国,现如今大明剿灭叛匪,又是在靠近朝鲜边界的建州卫,朝鲜作为从属国,自然是要鼎力相助的。”
李褆的姿态放得很低,这让李彬在不屑的同时也有些警醒。
他想到了此前在倭国,朱瞻壑偶然和他谈起补给问题时说到李褆的样子。
当时朱瞻壑的评语就只有一个:此人不知抗争,但却有一股狠劲儿,敢为了报复自己的父亲而扣下大明的粮草,若是成长起来那必然是个狠人。
这就好像后世开玩笑的说法,说伱如果穿越到古代,还被家族打压到不能更惨的地步,你要怎么报复家族?
网友评论说去刺杀皇帝,因为那会诛九族,而且朝廷查人,那可比他自己挨个查挨个报仇要快得多,只要是九族之内,管你是男是女是老是幼,该死的不该死的全都得死。
李褆当时扣下大明粮草的行为和这个有点儿异曲同工的意思。
而现在,李彬又发现了李褆的一个优点,也是值得他忌惮的点。
隐忍。
李彬是大明将领,虽然是勋爵,但也不过是个侯爵,而李褆是朝鲜的王世子,按照规制来说是和朱瞻壑平级的。
这样的一个人,能够放下身份,甚至在见到李彬的第一面时愿意以下属之礼相拜,不得不说这个人的确是能成大事儿的。
这份警醒让李彬为之警觉。
他很清楚,李褆不是因为欣赏他而这么做,只是因为他曾经是汉王党,现在也是朱瞻壑为数不多还有联系的武将。
因为这个,李褆才会把姿态放的这么低。
“王世子能有如此明悟,是大明之福,是朝鲜之福,也是天下之福。”
李彬不动声色地脱离了李褆的手,表情严肃了起来。
“在下初来此地,对建州卫的了解也仅限于京师得到的情报,不知道王世子是何时到来的?又是否有建州卫的相关动向?”
李褆闻言,表情也严肃了起来,四下看了一眼,拉着李彬走了两步,然后才低声说了起来。
“来此地之前,我已经带着将士们在阿也苦河转了七天,得到了一点叛匪的动向,丰城侯请过目。”
说着,李褆从怀中掏出来了一封密信,交到了李彬的手中。
看着李彬正扫视着那封密信,李褆又四下看了一圈,欲言又止。
李彬没看见,也没有在意,在简单的看过那封密信之后才转过了头,而当他看到欲言又止的李褆时也是愣了一下。
“王世子是有什么话要说吗?但说无妨。”
“那……”李褆想了想,一咬牙,靠在李彬的耳边说道。
“丰城侯,不知道此次剿灭叛匪,陛下的意思是……”
李彬抬起头,很是玩味地看着李褆,嘴角露出了一丝似有似无的笑容。
是人,就会有缺点,李彬有,朱瞻壑有,甚至朱棣都有。
一个李褆,又怎么会没有弱点?
注释1:科举分乡试、会试和殿试,按照明朝的制度来说,乡试中举就已经具备做官的资格了,但实际上有多少人是以这个身份做官的不太清楚,估计不多。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