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文艺工作者们(一)德云社 (第2/2页)
于老湿此时已经尽显风流,只是总是昙花一现不能收放自如。
随着逐渐出名,郭于二位发生了质的变化。这变化是我观察加想象出来的,换句话说是猜的。但应该**不离十。
什么变化?当演出费突然变成一串无法相信的数字的时候,该变的就开始变了。就像你的股票账户里终于开始有很多零的时候,你再也不是从前的你了,很多事自然而然就懂了。
古往今来,最高级的人际关系是互相成就,携手并进。这相当难,这意味着这种关系需要契合的价值观,秉性,修养,见识。需要都懂得舍与得。飞快膨胀的入账,让于老湿一步跨龙门。显而易见的2.0时代来临。换句话说,于老湿业务上的部分不成熟,被账户里面零迅速催熟。啥变了?心态变了,心里不慌了,有裕富时间和精力想想其他的了。厚积薄发很重要,于老湿就属于这种。
是不是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人于老湿不一定是这样的。我说就是,因为业务开窍,不可能成熟到这种程度,精彩到这种程度,那是从里到外的蜕变。
舞台上的郭老湿痞气十足,生冷横倔,把卑微和狂横演绎的精彩。于老湿绵里藏针,一托一翻之间,让人回味无穷。绝对的七分捧。但这种力量均衡的捧逗,只有这二位才能势均力敌,且相映成趣。
如果仔细看,其实至今为止,二位表演依然不能完全天衣无缝,因为二位是不排练的。但也正因为如此,无招胜有招,惊喜不断。但也因为如此,瑕疵难免。
文怕文章会,武怕大保镖。大保镖我不喜欢,没啥听头。文章会却是苏老成名之作,有珠玉在前,郭于二位明显逊着一筹。不过这可不丢脸,反过来说,郭于二位也不是文哏的风格。
山外有山,能人背后有能人。
弄。
这是台上,台下更有意思,二位是反过来的。于老湿离开郭老湿基本不成,他撑不起一个台子,这样的事例非常多。所以说二位是天作之合。于老湿在台下颇有些华而不实的味道,经常露出胡同窜子的意思,这和台上的精彩简直判若两人。这里的用词有点哗众取宠了,但我是真这么认为的。台下的于老湿不成熟。
台下的郭老湿其实很稳重,和台上也截然不同。这老二位多有意思,全拧着来。
一口气写了这么多,写不动了。
现在的郭老湿其实问题挺多的。最大的问题,对衣食父母变得有些敷衍了,没有以前诚恳。很多时候不太尊重观众,这是不对的。提出批评。再就是专业上不成了,不是说必须出新段子,但是思想上的停滞显而易见,创作这东西,技巧不是最主要的,感情是最主要的,郭老湿咋说也是文艺工作者,不能不察啊。
看看人马老,多透彻,那颗敬畏心,由始至终,不是说敬畏观众,敬畏的是这个饭碗,而这饭碗,观众给的。就算不缺钱,现今相声这杆大旗可是您扛着呢,还有一大堆后辈儿孙看着呢。
德云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新老交替,老郭骨子里是懂传承的,也敬重传承。期待二位再出新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