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1 章 (第2/2页)
邹彦见长辈们聊够了,起身道“我去厨房帮忙。”
宋志强和宋虎想拦着,宋卢根敲敲烟斗“去吧。”
小金凤张嘴,小鼻子一耸一耸的“娘,好香啊,肯定是小姑姑在做好吃的,我也去给小姑姑帮忙。”金爱莲知道这个小机灵鬼是用帮忙当借口,把她留在堂屋。
小搪瓷盆里装着洁白的红薯粉,宋妍一边往里倒热水一边搅拌。
邹彦道“伯母,宋妍同志,我也来一起来,你们看看有什么能分给我。”
母女俩齐齐回头看他。
李桂红说“哪用得着你,我们在这就行了,你出去喝茶吧。”
邹彦道“我来学学。”
寥寥数语让宋妍想起那天为了试探他对家务分工的态度故意说自己不会做饭,现在当场被抓包,她暗暗吐舌。
李桂红和邹彦还在推拉,宋妍已经和好红薯粉,放下筷子说“娘,让他帮忙吧,这个粉太烫了,让他来搓圆子。邹彦同志,你在那洗个手。”
邹彦走到宋妍身边。
锅里的肉已经焖上,圆子再不下锅就迟了,李桂红不再坚持。
邹彦低头看宋妍,问“搓多大的圆子”
宋妍用手比划了一个直径三厘米的圈“差不多这么大就行。”
见邹彦直接上手,她连忙提醒“这是开水和的面,小心烫手。”
“不烫。”邹彦揪出一个大小合适的面团。
宋妍一起搓圆子,起初她也觉得不烫手,捏成型之后不自觉“嘶”了一声。
“抱歉,是我手粗没感觉到烫。你别动手,哪里不对你说一下。”邹彦用手臂格住她继续伸向搪瓷缸的手。
有人代劳宋妍乐得轻松。
她揭开锅盖,锅里的猪肉被酱油包裹,每一块都是亮亮的红褐色,焖肉香混合着热气争先恐后往上扑。
她将已经搓好的圆子挨个铺在肉上面,汤汁还没收短,圆鼓鼓的白色丸子有一半浸透在深色的肉汁中。
盖上锅盖,只等柴禾将肉香煨进圆子的每一丝缝隙中。
厨房里的几人被香味包裹住,反而渐渐闻不到,只有堂屋的老老小小们馋虫都被勾出来了。闻得到吃不到真煎熬。
时间差不多,宋妍再次掀开锅盖。红薯粉圆子已经发生质变。
熟了的红薯粉圆子由白色变成半透明的灰色,凹凸不平的表面挂满焖肉的汤汁,一个个晶莹透亮,色泽诱人。
未婚夫妻的初次合作大获成功。
邹彦露出隐约的笑意,可惜宋妍没看到。
没一会儿,菜都烧好了。李桂红将不常用的木质长方形托盘拿出来擦洗干净,邹彦一道一道往上面摆菜。
“小姑姑你好慢呀,我都快饿死了,已经饿得走不动路了。”小金凤抱住宋妍的腿不撒手。
“好啦,现在可以吃饭了。”宋妍嘿咻一声,艰难地把她抱起来,放到板凳上坐好。三四十斤的撒娇,着实有点沉重。
饭桌上,咸香弹牙红薯粉圆子和软烂入味的焖肉得到了所有人的认可。一斤肉和小半盆粉的圆子,大家都吃得很满足。
邹彦稍微放心,不用再担心宋妍去部队吃不惯了。
“爷爷,伯父伯母。我这回过来不仅是见长辈,还想和宋妍同志领证。”邹彦寻了个时机说出自己的期望。
宋家人被他那封信打了预防针,这会儿倒不算太惊讶。宋妍装作不在意的样子继续往下听。
宋志强问“结婚我们同意,只是会不会太赶了”
“工作我都已经做好。家属院批下来了,家具在打,我父母也回信说很高兴能和您结成亲家。”邹彦从包里拿出收音机,以及红纸包着的大团结,真诚地对几位长辈说,“聘礼也准备好了。收音机给长辈们解闷,有自行车出门也方便。”
“你骑来的自行车是聘礼”宋虎惊讶道。
邹彦点头“昨天在市里买的。”
幸亏没问他为什么要骑那么远的路,宋虎一阵庆幸,不然他这个大舅哥面子都要丢光。
宋卢根摇摇头“你这孩子,聘礼准备得太厚了。”他们家除了把自行车收音机让两个人带回去也添不了多少东西。
“因为能用上我才准备的,大哥二哥经常要到处跑,有辆车更方便;收音机可以听新闻和领导人讲话,还能收听一些娱乐节目。宋妍和我结婚以后,家里肯定冷清些,我做不到经常过来,只能让爷爷和伯父伯母听收音机解闷了。”
一番话说得李桂红既舍不得宋妍嫁人,又有点熨帖“你想得是不错,不过庄稼人用不上那些,没得放坏了。你们到时候带回去。”
肉啊糕点啊这一类东西,女婿拎上门娘家人该收就收了。自行车和收音机可不是小东小西,她不贪这些。
“伯母,我们在部队更用不上。还是放在这里能发挥作用。要是有自行车,二哥今天出去办事也能少累一会儿。”
“就那几脚路哪能累着他啊。”
没能插上话的宋妍你们是不是忘了,刚才还没同意去领证呢某人未免太心机
眼看推来推去要推到晚上了,宋志强说“要不自行车留下,收音机你们带回去。”
宋妍觉得收音机的潜在作用很大,她说“收音机也留下吧。邹彦同志说得对,有一台收音机能多了解新闻,知道外面究竟是什么样子。学校是要复课,但以后会教什么东西谁也不知道,小金凤多听听儿童节目也不错。”
她记得,复课以后的教学安排和之前大不相同。
“你这孩子。”李桂红嗔她。
“宋妍同志说得对。伯母,我买这几样并不是为了排场或者面子,而是因为实用。”
未婚夫妻轮番上阵讲道理,长辈们终于不再推辞。一时间屋里安静下来。
邹彦专注的视线越过宋家大大小小七八口人看向宋妍“宋妍同志,我们出去走走吧。”
几双眼睛齐刷刷盯着宋妍。
她轻咳一声,起身走到邹彦旁边“中午吃得太饱,我出去消化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