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传承 (第2/2页)
洛神医已经背着药篓提着锄头走远了,他在一个土洼旁蹲下,转头吆喝道:“这里有好东西呢,王妃快过来看。”
沈书允捧着记录本跑了过去,看到了几株五尺高的植物:叶互生,为三回羽状复叶,叶柄有毛,叶边有锯齿,表面绿色,背面灰绿色。
“这是绿升麻,味甘、辛、微苦,性微寒,可发表透疹,解毒举陷。像什么口舌生疮、喉痛、腹泻的小病症,都可以绿升麻入药。”
沈书允边听边记,羽毛笔走得飞快,停笔后问道:“洛师父,您刚开始学医的时候,是如何分辨这些药材的,有没有什么药材图册或是医学著作之类的东西做参考?”
洛神医回道:“流传下来的有《神农本草经》,记载了三百六十五种药材,出处已不可考。我学医的倚仗,除了这本书,更多是靠师父师祖们传下来的手札,上面记载的药方和案例都是师祖们亲自试出来的,你若感兴趣回府后我可以拿给你看,但你尚在入门初期,那些书对你来说太过深奥,王妃大抵是看不懂的。”
也就是说,如今的大周还没有出现《本草纲目》这类的著作,药理学的研究还停在总结经验的阶段,药理传承依靠的是各师门留下的札记,尚且没有形成稳定的普遍性的体系……
沈书允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洛师父有没有想过,把所有的札记系统有序的整理到一本书上,形成一本医学著作呢?这样一来,后人学医不必再绕弯路,前人的医术也不会断了传承,再经过千秋万代的补充完善,是不是就能解决更多的疑难杂症,救下更多的人呢?”
她的话如醍醐灌顶,浇得洛神医半晌没回过神来,良久,他才回道:“是啊,我怎么没想到这一点呢?世人都说药医有缘人,我也是抱着这种想法遇一人救一人。但是听你这么一说,我忽然明白了,之所以有这种缘不缘分的**,实在是因为这天下的名医圣手太少了!”
他猛地站起身来,指着漫山遍野的草木叹息道:“你看这一草一木,都有其功效用处,但知道用法的人却少之又少,所以良药都成了摆设。我早该想到的,医者除了治病救人钻研方子,传承问题也不可忽视啊!”
沈书允打开记录本,用羽毛笔迅速勾画出一株绿升麻,展开在他面前。
“不如就从药材整理开始吧,我们把用途相似药性相似的药材集中到一起,以这种标准分成不同的版块,编纂成书,我可以帮师父画画。”
“你是怎么做到画得又快又像的?”洛神医不可思议的望着她。
“无他,唯手熟尔,洛师父不也是一眼就能断定药材的属性和用途吗?”
洛神医拍手叫好,“有你助力,撰书一事定能事半功倍啊,王妃的深谋远虑,在下当真佩服。”
沈书允在心里回答:我不过是站在你们的肩膀上往回看罢了。
她作揖道:“洛师父过誉了,我只是个打下手的,传承一事您才是主力军啊。”
洛神医也笑着拱手作揖,“彼此,彼此。”
顾溪和抱着手臂坐在一旁,虽听得津津有味,却因插不上话而闷闷不乐,眼见她二人拱手作揖你来我去的,他倒成了个局外人。
洛神医背起药篓子,“再去别处逛逛看。”
沈书允指着地上的绿升麻道:“这些药不采回去吗?”
洛神医回道:“采药讲究时节,绿升麻需白露采挖,除去泥土和须根后,及时切片晒干,这才刚过立夏,还早着呢,过几个月我们再来。”
“原来如此。”
沈书允赶紧掏出记录本,把这个知识点记录下来。
洛神医好奇的看着她手里的册子,“每次与徒儿见面,徒儿好像都在记录什么,手里的笔几乎没停过,你这样做,不累吗?”
一旁的顾溪和倍感欣慰,这个洛神医总算是问了句靠谱的话,他也想知道答案。
沈书允斟酌片刻,“记录,不也是一种传承吗?现在看上去微不足道的事情,百年千年后也许会蒙上神秘的面纱,总有人想透过蛛丝马迹,去还原历史的真相,我这样做,或许能让他们少走些弯路。”
洛神医恍然大悟,“我明白了,前些年我在西南遇到过几个金石家,他们为了一块石雕的年份出处争得面红耳赤。当时我就在想啊,如果雕刻的人能直接在木雕上留下年份名姓出处,不就没那么多麻烦事了嘛?”
沈书允点点头,“正是这个道理。”
尤其是追根溯源向的研究,很多时候,就是因为第一手资料太少,留下的想象空间太多,才会派系林立,各方争执不休。
她要做的,就是尽可能把真实的东西呈现给后世的人。
“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洛神医感慨道,“王妃的胸襟见识,洛某当真佩服!”
沈书允连连摆手,“都是前人的经验之谈,我不过是拾人牙慧罢了。”
得到这个答案,顾溪和深感意外,但仅仅这样,还不足以解释她身上所有的谜团,反而坐实了她不是相府沈书允的身份。顾溪和不相信,一个处处与嫡姐较真、动不动就哭闹的女孩子,会突然对历史传承感兴趣。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biqu50.cc文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iqu50.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