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验证一下 (第2/2页)
“你怎么突然问这个?”
沈旭东愣了一下,然后道:“就是感觉自己挺好笑的…”
“你才感觉到?我跟你说像阿谋、楷爷那帮人就叫主流大导演,我问问你,什么叫主流…”
“不知道…”
“主流就是体制?尤其是搞文艺的,混进体制内,那帮人根本不需要我们这些人的意见!他们长年在圈子里混得风生水起,参加写作笔会、集体采风、专业研讨会、作品品鉴会,通过换稿,内部推荐占据文艺版面,著作等身、名声斐然…”
沈旭东愣了一下:“可是…文艺座谈会明确说了…”
“那是以前…”赵林转移话题:“我跟你说,过段时间会有很多前辈们带着我们一起做项目…”
“那咱们也算入圈了?”
“算个毛…”
“你俩聊什么呢?”
宿舍老二廖高翔推开阳台大门,手里也拿了一包红塔山。
“…我猜老四应该是被打击到了。”
接过廖高翔递来的烟,赵林海很干脆地把沈旭东刚才问的问题说了一遍,末了补充道:“估计是被一些消息刺激到了!”
“是嘛?”
“…对,我今天下午在跟人讨论剧本,他坚持认为你就算写得好没用,必须要认识人…我不服气…”
“他说的是实话,咱们国内就是这样…”
沈旭东急了:“那…我学戏文系干嘛?”
“慢慢混呗…”
老三也进来了:“我跟你说,旭东,咱们现在要做的就是接项目,然后混资历…”
老三是京城本地人,也是演艺世家,北影厂的,叫赵新:“咱们这个圈子,重要的不是才华,而是人脉,你想要出人头地,最关键就是认识人!”
“我才不信,乔治·卢卡斯一部《美国风情画》赚了…”
“那是国外!”
“其实国外国内都一样,乔治卢卡斯怎么拍《美国风情画》的?他的第一部大卖的作品制作人是谁?”
“弗朗西斯·科波拉…”
“对嘛,没有科波拉,他靠什么打动投资方给他拍摄资金?”
沈旭东前段时间看了乔治卢卡斯的个人传记,就叫《乔治卢卡斯》…
是赵林海推荐他看的——了解一下国外大导演的人生经历。
不了解还好,看完乔治卢卡斯的传记,越觉得这个人神奇:卢卡斯在少年时代的理想是当一名赛车手,对电影兴趣不大,然而在高中毕业的前几天,他出了一场车祸,伤势极重,却神奇的死里逃生,然后就对电影感兴趣了!
考入南加州电影学院后,第一堂电影课上就一鸣惊人,接着假期去华纳兄弟电影公司打工,结识了弗朗西斯·科波拉——后来以《教父》系列闻名全球的大导演。
当时科波拉在好莱坞已经小有名气,他不仅把卢卡斯招募进了自己的电影剧组,还帮他找了个写剧本的活,卢卡斯写好剧本后,又亲自做导演,把它拍成电影,虽然没什么票房,但口碑不俗。
几年后,卢卡斯成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卢卡斯电影公司,然后用78万美元和57天的时间,拍摄了《美国风情画》,这部电影斩获5个奥斯卡奖提名和1.15亿美元的票房收入,还有高达5588万美元的录影带的租金,成为电影史上投资回报比最高的电影之一。
或许没有之一!
这部电影的制片人就是弗朗西斯·科波拉…
这么说吧,《美国风情画》成功,媒体基本都在盛赞科比波拉慧眼识珠!
“人家的电影、电视剧直接面向观众,我们呢?我们的第一关是过审,然后是圈内评价,最后才是观众…”
听到这,沈旭东咽了口口水,呐呐自语:“…那我开学那段自我介绍岂不是很搞笑?”
“你才意识到?”
“不错了,一个月就醒悟了,说明老四还是很有天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