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七、迷之建筑学 (第2/2页)
刚才陈总在群里发来短短的几行字,其中的全过程咨询,就是这个设计的重大转折,估计小建筑师们正在为啥是全过程发愁哪!机会来了,绝对不能让它溜走,只要这些小建筑师听我的,就不愁把控住设计大局,正好今晚陈总不在,时不再来,想到此热血沸腾,控制欲又烧起来了,掐灭指间的烟,拉门走出办公室。
不出所料,工作室几个设计师,在王凯和文静还有房奕泽带领下围了过来,房奕泽问:博士,啥是全过程咨询呀!我们现在是一头雾水?
博士不紧不慢的说:看你们急的,走咱们到茶水区那儿聊聊!
大伙坐定后,博土说:全过程顾名思义,就是从项目的准备开始,一直到项目建成,时间跨度比我们建筑设计阶段要长的多,其间涉及的环节,不仅多还相互交织,项目复杂,要有责任主体去负责项目整体运作。
文静问:博士,这我是一点也搞不懂了,建筑设计公司怎么参与全过程呀?我们只能做设计那块呀!
博士说:这就要求有管理资质的公司,直接组织全过程,我们是一个中小型民营设计公司,没有项目管理的资质。
快人快语的文静急了,带着哭腔问:那不白忙活这么多天了!
博士说:不白忙,设计院可以跟项目公司组成联合体,一样参与投标,共同参与全过程咨询管理,发挥各自强项,强强联合,多数具有设计资质的项目公司,最初是施工公司,设计并不是强项,各有各的优势。
笑容立马回到文静脸上,开心的说:还能参与设计就行,博士,那建筑师还能说的算吗?
博士说:只要项目还要设计,建筑师就是设计的主体,万变不离其宗,再怎么变方案这块还是建筑师说的算。
话虽短,博士肯定的语气,明显把多主体参与项目管理,造成建筑师话语权稀释的事实一带而过。
文静也不管其他人的反应,连珠炮式发问:博士,借助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构建建筑的底层逻辑,这种基于算法的建筑设计有前途吗?
博士沉吟了一下说:我先不评价这种方法的好坏,谁也不否定建筑设计是追求个性结果的事实,不然建筑就会千篇一律,独特个人体验才能创作出惊世骇俗之作。
文静明显是被博士说服了,眼里流露出毫不掩饰的崇拜,嘴上却不愿认输继续发问:那我们可以凭空臆想,闭门造车就能做出好建筑呗!
博士说:每个人的体验都不同,同一个人在不同时间,不同场合所产生的体验也不一样,大师的建筑方案都是在极致体验状态下产生的。
文静此刻的目光变得饥渴了,乞求的问:我们都是常人,吃五谷杂粮,怎么才能获得这种极致的体验?
博士说:我在扎哈事务所工作那段日子,深得扎哈大师的真传,那就是转换角色,不要把自己当成是建筑师。
博士不失时机的把杀手锏,扎哈给抛出来,小设计师们听到扎哈两个字时,心里一哆嗦,被震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