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王海富老了 (第2/2页)
用手大致量了一下前后窗的长宽,王卫东把水泥袋子剪开然后用针把水泥袋子纸缝成两片。
把两片水泥袋子纸在两个窗户上比了一下,王卫东很满意。
他把墨水刷在袋子纸上的一面,刷了几遍,纸上一片漆黑。
等墨水干后他又用雪白的稿纸糊在水泥袋子纸的另外一面。等稿纸干后,两个刚刚做好的窗户帘子一面漆黑一面雪白。
做这样的窗帘是工厂里下达的指示,不仅是向阳工厂整个蜂山县家家户户都要这样做,虽然是夏天,每天晚上亮灯的时候必须关上窗户放下窗帘挡住灯光。
蜂山县离边境很近......所以才要做这样的事情。不仅是这样,在黑省普遍施行边防证制度,所有成年人都要办边防证,没有边防证的要出示单位介绍信,乘坐公共汽车和坐火车随时可能检查。
越是靠近边境检查越严格。
王卫东把锤子钉子和木条放在窗台上,他又搬来板凳放在窗下,登上板凳王卫东把水泥袋子做的窗帘拎起来用木条压在窗户的上沿,他想空出一只手弯腰拿锤子和钉子,可是根本不能弯腰,因为另外一只手还要按住木条。
正在想怎么办的时候,一个板凳又放在窗下,王海富也站到板凳上弯腰拿起锤子和钉子开始钉在木条上。
“爸,现在才下午一点,你怎么不上班啊?”王卫东纳闷的问道。
王海富脸上出现了一丝不好意思的表情,像是做错事的孩子一样。
“从今天开始我退休了,现在我是废人。”王海富答道。
由于接班制度,成千上万像王海富这样才五十左右岁的人为了解决自己孩子的工作不得不退休。他们都年富力强,大部分都有丰富的经验和熟练的技术。
王海富现在想的就是怎么打发每天五脊六兽的空闲时间。
很快钉完两个窗户,爷俩坐在板凳上休息。
“听说你现在成了县里的典型?”王海富问道。
这个问题不需要回答。
“当初介绍人把你妈介绍给我,我们见了四五次面就决定结婚。那时候我们两个就商量好了,要晚几年要孩子,乘年轻多干几年革命工作,多为国家做贡献!”王海富抬起头缓缓的说道,他的眼睛里焕发出兴奋又有些感伤的光彩。
“后来我被当做工厂的骨干派往大西南参加三线建设,每天没日没夜的苦干,我当时心里想的就是当劳模,要当全国劳模!可是能干的人太多了,和那些人比我算什么啊。”王海富叹息接着说道。
这就是追求进步的王海富给两个儿子起名叫先进和卫东的原因。
“虽然现在国家鼓励自谋出路,可是将来呢?政策变了怎么办?你应该还是找一份正经工作,这才是正路!”王海富劝道。
说到这里王海富站起来对窗户内坐在炕上的黄桂英说道:“妈,我走了。”
王海富缓缓的向院子外面走去,他本来笔直的腰可能由于退休的原因变的有些佝偻。
劳动让人年轻,失去劳动权利的人就开始变老,至少在自己心里觉得老了,没有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