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 局面突然紧张起来 (第2/2页)
“后面越王府的情报,也希望指挥使能够多费费心。”
“我们哪怕是要采取什么动作,也是需要掌握了足够的情报之后才能展开。”
朱瞻基现在迫切的想要去找张辅商量一下这个事情如何对应。
纪纲虽然倒向了自己,但是锦衣卫毕竟是皇帝的锦衣卫。
里面也不是每个人都听纪纲的,他不可能什么事情都让纪纲去做。
……
“太子爷,宫里头的氛围,似乎有点不对劲啊。”
“是不是出了什么事情了?”
张妍作为太子妃,虽然不直接参与朝政,但是她的政治敏感性还是比较高的。
这几天,她敏锐的察觉到了一丝不对劲。
“皇上让杨士奇入阁了,然后还让瞻墉这段时间每天都抽空入宫协助处理奏折。”
朱高炽没有做什么隐瞒,直接把事情告诉了张妍。
果然,张妍一听就明白了怎么回事。
宫里头的这帮人,最是会察言观色了。
这些变化会带来什么潜在的影响,大家心中都有数。
“让瞻墉处理奏折?”
“是的!”
“那瞻基有什么反应?”
张妍一下就问到了问题的关键点。
两个儿子之间在斗什么,这都是公开的秘密了。
“瞻基这几天应该都在太孙府中,我现在也不清楚他到底有什么反应。”
“但是我担心他会做出傻事来。”
朱高炽倒是没有因为儿子抢了自己协助批阅奏折的权限就大发雷霆。
但是他担心两个儿子的斗争进一步升级之后,出现自己不希望看到的局面。
“不行,我得去太孙府看一看。”
“这段时间最好就是让他回到东宫居住。”
张妍虽然觉得朱瞻墉更加的贴心,但是对朱瞻基的喜爱也是一点都没有少。
眼下看到朱瞻基面临这么困难的局面,她自然也是很担心。
“你就不要过去凑热闹了。”
‘“让他冷静一下,也许效果更好。”
朱高炽担心张妍去了起到反作用,那样子反而不美。
不过,张妍怎么可能这么容易放弃呢?
很快的,她就出了东宫,朝着太孙府而去。
……
朝中的任何动静,都是受到文武百官和勋贵们的关注。
作为有着特别想法的王爷,湘王朱瞻墡自然也不例外。
“蹇尚书,爷爷这么一搞,是不是太孙党和越王党的冲突,立马就会加剧了?”
朱瞻墡现在是越来越觉得那个宝座,自己也不是没有机会啊。
朱瞻墉跟自己一样,是个嫡子,但不是嫡长子。
如果他都能够得到认可,那么自己凭什么就不可以呢?
只要到时候自己的哥哥们都在彼此的冲突之中受到伤害,皇位自然而然就到了自己身上了。
“湘王殿下,这个事情基本上是必然的。但是他们会冲突到什么程度,我现在也不好判断。”
“毕竟皇上到现在为止,并没有说要废除皇太孙的位置。”
蹇义虽然明面上是谁都不投靠,实际上已经算是彻底的跟朱瞻墡绑在了一起。
所以自然也是很用心的帮助朱瞻墡出主意。
“我原本还想着是不是安排一些人物出动,去刺激一下他们,现在看来,不用我去刺激,他们自己就乱套了。”
“看来我们的处境,很快就会有变化了。”
朱瞻墡脑中忍不住幻想着一些局面。
自己那么多年的低调,似乎终于要有回报了。
“这个时候很多人都把眼光放在了越王殿下和太孙殿下身上,我们尽量不要有什么特别的动作。”
“毕竟,这个时候做多错多,不如好好等着。”
蹇义虽然现在做的是火中取栗的事情,但是也不是没有脑子的瞎搞。
“没问题,我们多安排人盯着就是了。”
……
越王党的人,这段时间的心情都是非常不错的。
眼看着僵持着的局面,突然就有了大的突破。
大家努力了那么多年,终于看到希望了。
心情自然就很美了。
“王爷,内阁那边,我要过去吗?”
杨士奇要入阁,自然也是要征询朱瞻墉的意见。
他对自己的定位还是非常清楚的。
“去,为什么不去?”
“内阁以后慢慢的会是大明的政治和权利中心,各种政务都跟内阁息息相关。”
“你去提前熟悉一下,也没有什么坏处。”
朱瞻墉一点也不担心杨士奇进入内阁之后,就不再听自己的话。
只要脑子没有进水,就不会做出这样子的事情出来。
“属下明白了。”
“不过我有一个担心,入阁之后,太孙党那边的反应可能会比较大。”
“毕竟皇上已经传出来这些意思,到时候太孙殿下那边肯定是可以听到风声的。”
杨士奇觉得现在的局面有点微妙,有点风险。
可以说是什么都有可能发生。
“爷爷当初跟我谈话的时候,声音虽然不是很大,但是亦失哈和纪纲都在附近,他们不可能没有听到的。”
“亦失哈还好,算是我们这边的人。”
“但是那纪纲,早就投靠了我那大哥。”
“所以你都不用担心,不用猜测,我大哥肯定是已经获得了消息了。”
朱瞻墉这么一说,杨士奇的眉头皱的更加严重了。
太孙党已经知道自己的前途不妙,那么他们会心甘情愿的去接受命运的安排吗?
显然是不可能的啊。
“太孙殿下这几年跟三大营的一些将领走的比较近,不能排除到时候他会不会使出一些非常手段出来。”
“王爷,这方面的事情,我们需要提前考虑,免得到时候被人家打的措手不及。”
皇位的争夺有多么的残酷,杨士奇熟读史书,对此有着非常清晰的认知。
只要对方还有一丝希望,就不会轻易的放弃。
因为很多时候,放弃就意味着彻底的失去,意味着小命不保。
“你放心,这方面我已经有安排了。”
“如果我大哥不动手,那么就让他多在北京城过几年安稳的日子。”
“他如果那么想不开,到时候也就不能怪我们了。”
虽然朱瞻墉在朱棣面前承诺过会善待兄弟。
但是善待跟善待之间,也是有很大的差异的。
这个度,完全就是掌握在朱瞻墉手中。
也可以说是掌握在他的兄弟们手中。
毕竟,他们的态度,决定了朱瞻墉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