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盐税 (第2/2页)
谢辰赶紧回话。
“一百多万两,好大的数目啊!”
朱元璋冷笑了一声,随即,啪的一下,拍了一下桌子上面的惊堂木,吓的谢辰当即一哆嗦。
而那八个站着的盐商,正是哆嗦手脚。
冷汗直流。
这时,朱元璋的声音,再度的响起了。
“国朝开国之初,盐税也就是这么个数目,可开国之初,有开中法为边疆运输粮草,如今既不见粮草,而这盐税,却还是这么多点银子,而且,据朕所说,这如今的银子,可不如朕当初那会,值钱的了啊……”
朱元璋虽然不懂什么叫通货膨胀。
但他却也看出来了,如今大明境内的银子,没有他开国之时那般的值钱了。
因为如今的银子变多了。
大明朝之前可没有那么多的银子啊。
朱元璋已经知道,这些银子都是红毛人从海外带过来的,物以稀为贵,这银子多了,自然不值得花了,而如今,这盐税却依旧是当初的那么个数目。
难免的,朱元璋会有些愤怒。
而谢辰,则是惶恐至极的禀报道。
“陛下,陛下,我朝以往,都是如此收的盐税……”
说到这,谢辰小心翼翼的抬眼,看向了朱元璋。
“陛下如果觉得盐税少,如今下旨意加征就是了!”
“呵呵!”
朱元璋冷笑一声。
“朕不会加税,相反,朕还会减税!”
好吧。
朱元璋不会加税,因为朱元璋在山东这几个月不是白呆的,他已经知道了,如今大明境内的百姓们,他们的负担其实是很重的。
历年来,一年正税就有一千九百多万两(折银),还加征了折银一千七百多万两三饷(剿饷,练饷,辽饷,合称三饷),而加征的三饷,实际上征收的可不只是一千七百多万两。
有些地方三饷,甚至是正税的几倍,而除了正税外,再算上地方小吏盘剥百姓,百姓之负担,不可谓不重,在山东呆了一段时间的朱元璋深知,大明朝之所以闹起民变,之所以会百姓群起而反之,纯粹是太苦,太难了。
所以,朱元璋才制定了规矩,只准地主大户收三成的租子,而朝廷收赋税,也只准收十税一!
对于其他的赋税,朱元璋是如此,对于盐税,朱元璋也是如此。
此刻,看着面前的八个盐商朱元璋冷笑着道。
“朕知道,盐税一点也不少,只是,这盐税里面的大头,并没有到朝廷的手上,至于到了何人的手上?朕不用说,尔等也自是清楚!”
说到,朱元璋目光定格在了一个盐商身上,质问道。
“你乃是何人?”
“草民,草民乔兴安!”
后者连忙回话,朱元璋看向了他,随即冷笑道。
“乔兴安,朕对你倒是有些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