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打过年米 (第2/2页)
“这是您的孙子吧。真不错。”
“是的。这是我的大孙子。”
贺大队长不管三七二十一,把爷爷的一个箩筐的谷倒进另一个箩筐里。然后,把空箩筐使劲地拍打着,把篾缝里的谷拍出来后就放在打米机的嘴下接米。再把那个箩筐的谷倒进了打米机的斗里,大约五分钟就打完了。贺大队长又用同样的办法把老大挑的谷也打成了米。打米的第二关是贺大队长帮忙完成的。
老大看着打米机打米,不禁使他想起了在仙峰山那时打米是人推谷、牛碾米,那个谷变米多么艰难。可如今是多么轻快啊——一百来斤谷从打米机上面的斗里倒进去,在下面的打米机嘴里吐出来就变成了糠和米,而且只有几分钟。
老大不禁感慨:
“这个打米机真好啊?”
“是的。以前是推子推谷,石臼窝子秤米。”爷爷说。
“还不是享社会主义的福!享政府的福!”贺大队长说。
“社会主义的发展速度好快啊。现在就造出了打米机、抽水机、拖拉机......真好啊。”老大说。
“是啊。这些机器都是有知识的人造出来的。所以,你们这些学生在学校要好好学习,将来多造一些机器出来为建设社会主义服务。”贺大队长说。
老大点了点头。
第三关就是车米。就是把米和糠用风车分开。这时,他们来到了旁边一间小屋里。他和爷爷把一箩糠米抬到风车架上,倒在风车的大斗里。由于老大的个子不高、劲也不大,抬米时够不到风车的高度,使劲往风车斗上一放时,把风车的那个开关撞开了,刚倒进去的糠米就刷刷地往下流。爷爷迅速把风车的开关关住,可是已经流下来一半了。没有办法,他们又只好把它扫进箩筐里。再把它倒进了风车斗里。
这时,爷爷开始车米,先是用右手均匀的摇动风车,左手再把那根开关棍子放到那个溜光的等级上,只见米粒都掉在箩筐里,糠都被吹到风车的屁股头去了。
“这风车真好,不知是谁发明的。”老大说。
“鲁班。”爷爷说。
“鲁班发明的是锯子。”
“这些工具,都是鲁班先师发明的。”
“哦。书上没有说。”
米要车两次,才能把米和糠分干净。否则,如果米里有细糠那是吃不得的。这人,第一不能欺的就是舌头。饭里面只要稍微有点杂物,舌头就会发现而吃不下去。老大看着爷爷车米娴熟的技术,不觉悲从中来。一个先生,竟然对农活是如此的熟悉。一会儿,他们的米车完了。先前黄灿灿的谷粒,一下变成了亮晶晶的米粒。机器就是好,发明机器的人就是聪明。
爷爷把米分作两个箩筐装好。要老大扫糠。他一会儿就把糠都扫干净了。
“你还有一样东西没有扫。它既不是米,也不是糠。是风车肚脐下的细米子和稗子。”爷爷说。
“哦。那一种扫了放到哪里?”
“放到糠一起,反正都是喂猪。”
“你挑糠,我挑米。”爷爷说。
“那不行!米那么重。您不能一个人挑。”
爷爷笑着,同意让他也挑一头米。他和爷爷都是一头是米,一头是糠。老大发现爷爷的还是多些。趁他老人家去撒尿时,用打米厂的小撮箕在爷爷的米箩筐里撮了两小撮箕米放进自己挑的箩筐里。然后,再把爷爷挑的那箩米摇匀,不让他发现。
于是,他们挑着打好的米回家。离开打米厂时说:
“谢谢贺大队长!”
“好些走!这个孩子很懂事。”贺大队长说。
从打米厂出来不久,他们挑着谷上了堤。老大发现爷爷的头发上、眉毛上、鼻孔里、衣服上,全身上下有一层薄薄的灰白色的细米灰,他想,自己肯定也有。
“爷爷,我们把米放下,打掉身上的米灰再走。”
“好。”爷爷说。
这时,他们放下担子,清理灰尘。先用手把头发眉毛上的抹掉。再把衣服脱下来,用手拍打。灰尘清理完后,他们让湖风吹着,让头脑从隆隆的机器声中清醒过来。同时,呼吸一下新鲜空气。
整理完后,他们又挑起米回家。来到自家屋后的堤上时,神经又是一阵紧张。因为下堤,是一个坡度很大的下坡路。熟话说:
“上坡容易下坡难。”
和上坡正好相反,是顺“丁”字步。即前面的那只脚横着,后面的这只脚竖着,一步一步向下移。老大踩着丁字步好不容易把米挑到了堂屋里。总算完成了第一担打米任务。老大放下担后,爷爷把米倒进老大睡的房间里的大缸里,把糠倒进一个大木桶里。上午的任务完成了。
“今天打米,是娘肚里出世——头一回。真是辛苦了。”外婆说。
“这是第二回呢。外婆,我觉得,饭,真难得吃。”老大说。
“是的呢,人到凡间就是来受罪的呢。”外婆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