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第2/2页)
人啊,对于第一次总是有一些特别的情感。
既然已经发生了,无力改变,那就默默接受吧。
收拾好心情,将视线放到新的班级。
本学年负责初二1.2班的历史教学工作。
对于班级学生,是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源于去年的办公室就在他们的班级旁,每天都要从他们的门口经过,那一张张熟悉的脸。陌生的是基本上不知道他们的名字,还需要重新与他们去磨合。
既来之,则安之。
一年的工作经验,刘淼深深感受到单位与企业,乡村与都市不同。
在乡村工作生活真心没有过多的压力,更多的是工资与原来的落差比较大,与原来的工资水平可以用腰斩来说明,
可随之带来的是消费水平的降低。
刘淼虽然也属于乡村,可他在初中就进了县城,高中就进了城读书,随后的大学去了本省的省会,后来参加工作,近10年的学习与工作生活,早已适应的城市节奏。
乡村学校中处处透着一种安逸。一是,乡村学生学习状态跟都市中的学生学习状态不一样,随遇而安,并不想给自己施加更多的压力。二是,教师工作主要就是日常教学,都市中中小学的两天一小调研,三天一大调研。通俗的来说,城市中教师的工作被各种调研与接待工作占据着。合理的解释是,乡村就是乡村,离城远,领导不愿来啊。
刘淼初来时,及其的不适应,犹如本身是在高速上快速行驶的汽车,来到乡村道路上,发动机时刻想爆发强大动力,可路况根本不允许。
改变一个人必须的两个条件,一是时间,二是时间。一年,刘淼也已完全适应到环境中。-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自己就是属于这里的,原来的经历是人生宝贵的财富。
值得一提的是,本质上与其他教师还是有区别的。刘淼从一开始接受的职业信念是结果导向。
结果导向是ISO质量管理体系、绩效管理理论中的基本概念和核心思想之一,即强调经营、管理和工作的结果(经济与社会效益和客户满意度),经营管理和日常工作中表现出来的能力、态度均要符合结果的要求。
站在结果的角度去考虑问题,结果是实施一系列行动之后产生的影响,它是客观事实,既可能是达到预期的,也可能是超出预期或甚至与预期相差甚远的;它可能是正面的也可能是负面的。结果往往会被视为过程的总结,在结果导向中,结果完全代表了过程,结果出现后,过程不再有实际的意义。
毕竟在企业中,老板不会听你过多的解释,他只会注意最终的结果。
结果导向,与现在学校工作最契合的是考试成绩。客观来讲,现在主流教育是推进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考试成绩更多的是体现的应试教育。矛盾冲突的是,在升学考试时,还是考试成绩,无法去评价一个人品行去决定是否入学。且现在高中也借鉴大学,采用的是报志愿的形式,分数过线就能报,分数不过线就没有办法。
刘淼对于这点还是非常认可的,与他的结果导向的职业信念息息相关。
在过去一年的教学工作中,他也时刻践行这一点,在日常中,采取了一些偏过激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