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暖心唠家常,冷意假寒暄 (第2/2页)
“吱呀”一声。
转头望去,见旁边厢房里缓缓钻出人影。
她搭着手,朝来人浅鞠一躬:“薛大人。”
“裴大人?”薛沛林拄着拐杖,站在原地咳了几声,随后扬着手中的几张纸道:“正好,寻你有事,咱们去前厅说罢。”
顾七点点头,跟着薛沛林径直走到前厅。
“晚生自国都回来,便看您拄了拐杖,可是生了病?”
“嗐,人老了,”待稳稳坐好,薛沛林将拐杖放到一边,“一到冬天,腿脚就不利索。”
她微微垂眸,草草扫了一眼,见一双枯手搭在膝盖上,轻轻按揉。她招了招手,让丫鬟奉上热茶,淡淡扯出一句:“还是要注意保暖,实在不行,让徐太医开个温补的方子。”
“没事,老毛病了。”
先前同薛沛林相处,只觉是个迂腐的老臣,虽精明,却并不恶毒。
可自从知晓了父亲的死因,对他便再也没了好印象。
一同在荼州做官,父亲什么样的性子,他怎会不知?又怎能如此狠心,状告父亲治水有失,害得顾家满门丧命!
她闭上眼,深吸口气。
纵然记忆尤浅,可那生生离别,早就深深刻在骨子里。
该感谢这澜国的小皇帝,将自己送回了荼州,找回了丢失的记忆。
她嗤笑一声,缓缓睁眼,抄起手中的热茶,浅啜一口。
“你看看这个。”
微微侧头,见薛沛林将手中的几张纸,递了过来。
嘴上噙着笑,幽深眼底却结出薄薄冰霜。她放下茶盏,接过纸张草草看了一眼:“原来是镜水湖的事情。”
“对。”官场老手,此刻却全然没有留意到对面人的情绪,只自顾自道,“先前你给过老夫一份治水简册。”
荼州治水关乎民生,即便同薛沛林存有私仇,此时也该同心协力。
“没错,是镜湖郡郡守袁修所写。”顾七敛尽神色,端正了态度,捧着纸张细细看着:“这好像,比简册更详细了些。”
“对,老夫觉得这治水的法子可行,干脆在他这个法子上做了几处改动,”薛沛林咧嘴笑着,抬起枯手指了指,“你且看看下一张。”
纸张翻动,第二张,换了一个简图。
“袁修的简册里,重点放在了镜水湖下引的事情上,”薛沛林微微起身,伸长胳膊指着简图道,“可眼下,江水倒灌引起的问题,远比这下引更严重。”
江水倒灌,灾害之相。
初来荼州时,这镜水湖便已经臭气熏天,里面长满了绿油油的水草。若不能彻底解决江水倒灌的问题,湖水下引便只是治标不治本。
但自己,终究对治水是不了解的。
裴启桓的治水详策,让自己了解了治水皮毛。父亲的治水论才是治理荼州水患的关键,可自己一门心思放在了朝堂上,还没有看到镜水湖治理,眼下,定然是拿不出主意的。
她清了清嗓,佯作看懂的样子,翻开了下一张。
依旧是个图,画得七弯八绕。
薛沛林暗暗惊讶,没想到这小生看起图来如此之快,不愧是治水奇才!
他拄着桌子,探过头笑道:“怎么样?”
“这个……”顾七捧着图,拧着眉尬笑两声,“不错,还不错。”
“不错……”他喃了一声,眼中兴奋的火苗瞬间熄灭。
这后生的治水能力,远比自己要强得多,这是无可争议的。
可自己好歹在荼州做过官,本就对治水懂一些,又同顾远这等治水能人一起经历了修渠凿山等事情,经验上,定然要比裴启桓多。
刚到荼州时,这后生还一副谦卑模样,短短一年时间,竟有些看不上自己这套治水法子了。
但不得不说,若依着自己的老法子,只怕郢江、郢山两个郡,没有现在这般好。
种植芦苇,圈要城外的土地,卖温泉水,皆是裴启桓的法子。
在自己看来,这些法子都太过激进和冒险。
可账本上的银钱越来越多,百姓的生活也在慢慢变好。足以证明,他是对的。
薛沛林摇摇头,叹了口气……
原来自己不知不觉,对裴启桓的才能,已经从欣赏到嫉妒了。
“论治水,老夫的确不如你,”薛沛林浅笑两声,干脆放下长辈的架子,虚心求教,“这只是老夫的一个想法,并不是要完全遵照这个来,你若有什么想法,大可直说。”
顾七当即傻了眼。
这图看得一知半解,根本不知道他要怎么做,如何给想法?
完全没有想法!
她干咳两声,掐了掐嗓子,准备找个由头躲过去:“今儿在外头玩了会,好像有些着凉,嗓子不太舒服。不然,这些我拿回去再仔细看看,晚些给您答复吧?”
“我在屋里也多少听说了,唐鹤当街杀人,的确不该。”薛沛林叹了口气,抄起茶盏喝了两口,“唐家在这荼州,影响还是极大的,只怕后面的治水,会不太顺利。”
“嗯,”她凝目沉思,片刻后展颜一笑,“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吧,总不能因为一个唐家,耽误治水。”
“也对,”见她神色轻松,又有哲王殿下坐镇,想来也不会出什么大事情。薛沛林笑了两声,又移回刚刚的话题:“你既看完了这图,大可直言不讳,哪里不妥,现在指出来,老夫回去好再改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