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辽东郡 (第2/2页)
站在一边的小郝大夫也点头,“郑氏母女我还记得,虽然是李婆子的儿媳,但她为人和善,比她婆婆要好得多。”
其他人说的话不同,但意思相仿,基本上所有人都同意陆温他们的投奔。
因此叶父拍板道:“派人过去通知他们,不过规矩得先说好。”
沈复接下了这个任务。
他先是推开城门让他们进来,随后唤来城兵给他们一人倒一杯热茶。
等所有人都放松下来的时候,沈复才开口说:“有件事希望你们能理解,那就是你们暂时不能住到内城,得先在外城住上一段时间,等大夫挨个诊治后,确定没有染病,才能进到内城。”
陆温捧着杯子点头,“合该如此。”
其他人也纷纷表示赞同。
接下来沈复又把其他规矩一一告诉他们,陆温听得认真,对他们来说最重要的事莫过于落户与分田,而冀望城的分田制度对投奔者和原住民又基本上算是一视同仁。
最后就是陆温他们非常关心的粮食一事,沈复承诺道:“如今天寒地冻,无法种植粮食,不知道你们手里是否还有粮食,有的自然不用多说,若是没有,我们城中会给予适量的粮食用以生存,但这些粮食不是白送你们的,明年我们将要进行开荒,对你们来说相当于用劳动换取粮食,若是不想劳动也可以,只要回头把同等的粮食还回来即可。”
这是理所应当的,他们已经算是很宽松了,有些地方根本不会管投奔者的死活,自己跟其他人用东西换粮食,如果没得换那就只能饿着。
等所有规矩都一一讲完,陆温便说:“你们派人跟我去一趟村子,得通知一下他们。”
沈复闻言叫来叶海,让他带着一个小队跟陆温一起过去。
一个小队足有六个人,个个都是青壮年,不仅功夫极好,而且很有默契,足够面对一般情况。
而且陆温的家人都在这群人里,他们就相当于人质。
不过接下来的事叶瑜就没有参与了,主要是不知道他们身上有没有携带病菌,因此像是叶瑜和沈青玉这样免疫力低下的人最好还是别靠近了。
叶瑜只能听他娘闲话,或者是在叶母带着他到老宅找叶老太她们聊天时得知一些消息。
叶大嫂掰着手指算了算,然后咂舌道:“有一百多号人呢,这得分他们多少粮食啊!”
叶母说:“其实没多少,他们有些是有存粮的,需要咱们接济的也就是二、十人,还给的都是粗粮,也都没脱皮,不管味道如何,反正能勉强温饱,等开春之后他们就是现成的壮劳力,肯定能帮着干活儿。”
“你这么说倒也是,开春了地上就开始长野菜,他们绝对饿不着肚子。”叶大嫂点点头。
叶二嫂此时插话道:“郑氏和她闺女是怎么个情况?她不是被村子赶走了吗?怎么还跟其他人分开了?还有李婆子怎么样了?”
连珠炮般的问题很鲜明的表现出了她的好奇。
叶母听到这些问题便摆摆手说:“一个一个来,说起来她俩其实很倒霉,才刚从村子离开那群人就分作两路,她俩跟着去望祀城的那队,而李婆子则是跟着另外一队,但是她俩走到一半孩子就得了痢疾,到最后拉得人都脱水了也没治好,去望祀城的人都说孩子救不了了,不能因为她耽误路程,因此就把她俩留在了半道,要不是那边有个村子,她俩怕是要被活生生饿死。”
叶二嫂叹道:“原来如此。”
“那他们有染病吗?”
叶母摇头回答:“没有,其实他们中几乎没有老弱病残,年纪最小的孩子也有四五岁了,据村长所说,他们村自从上次干旱便死了不少人,连孩子都保不住,也就这一年雨水多好了一些。”
叶老太剥蒜的手顿了下,“没病就好,咱们村里刚出生的孩子不少,可得注意点,还有宝哥儿,你千万别往外边跑,最近就老老实实待在家里。”
叶瑜应一声,他把手里的板栗壳掰开,金灿灿黄澄澄的板栗仁在油灯的照射下闪着油润的光泽,将其吃到嘴里绵软至极,也香甜极了。
板栗有一部分是种在果山上的,另外一部分则是在东山采摘的,味道上都差不多,没什么区别。
没过一会儿,岳灵抱着叶如从屋里出来,叶如冲着叶大嫂伸手,嘴里含糊不清地叫着“奶”。
叶大嫂接过叶如的同时还不忘问岳灵,“咋是你看顾如姐儿?他二叔呢?”
岳灵爽利一笑,“他睡着了,我看如姐儿醒过来在找您,索性就抱她出来。”
叶大嫂也笑笑,低头逗叶如,“快叫二伯母,还有你小叔。”
叶如开始鹦鹉学舌,她说话还是慢,但是已经开口了,这就让叶大伯夫妻俩放下了心。
一下午的时间就在闲聊中度过,叶瑜离开之前突然想起件事,便问他奶道:“奶,麦子生了吗?”
麦子是小米的后代,小米就算再聪明,到底也只是一只猎犬,寿命不长,几年前便去世了,叶瑜他们为它立了碑,说来也巧,麦子是所有后代里长得最像小米的,却是只母犬。
叶老太听到问话后转头答道:“就在这几天了,它估计怀了四只狗崽儿,等生了,你先过来选两只。”
这是早说好了的,主要是叶瑜家人少,有两只猎犬看家能更安全些。
“好。”叶瑜想到小米便心里一颤,分家后他跟小米虽不能日日都黏在一起,但是小米常常跑来找他,还经常留下来过夜,因此跟分家前也没什么区别。
生老病死乃人之常情,然而留下的痛楚却是很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