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李长青的三个分析 (第2/2页)
然而张御此曲明显地体现出这一特色。
短短的二十八字中排列着十种意象,这些意象既是断肠人生活的真实环境,又是他内心沉重的忧伤悲凉的载体。如果没有这些意象,这首曲也就不复存在了。
张御的这首小令中,全曲十个意象,前九个自然地分为三组。藤缠树,树上落鸦。
第一组是由下及上的排列,桥、桥下水、水边住家。
第二组是由近由远的排列;古驿道、道上西风瘦马。
第三组是从远方而到目前的排列,中间略有变化。由于中间插入“西风”写触感,变换了描写角度,因而增加了意象的跳跃感,但这种跳跃仍是局部的,不超出秋景的范围。最后一个意象“夕阳西下”,是全曲的大背景,它将前九个意象全部统摄起来,造成一时多空的场面。由于它本身也是放远目光的产物,因此作品在整体上也表现出由近及远的空间排列顺序。
从老树到流水,到古道,再到夕阳,诗人的视野层层扩大,步步拓开。这也是意象有序性的表现之一。
使用众多密集的意象来表达作者的羁旅之苦和悲秋之恨,使作品充满浓郁的诗情,这是其二。
说实话,张御的这首小令中出现的意象并不新颖。
不说别的,就说最近的便是董解语的“落日平林噪晚鸦,风袖翩翩吹瘦马,一经入天涯,荒凉古岸,衰草带霜滑。瞥见个孤林端入画,蓠落萧疏带浅沙。一个老大伯捕鱼虾,横桥流水。茅舍映荻花。”
其中有六个意象出现在张御的这首小令之中。
亦有大才子季节省小令,《醉中天》:“老树悬藤挂,落日映残霞。隐隐平林噪晓鸦。一带山如画,懒设设鞭催瘦马。夕阳西下,竹篱茅舍人家。”也有六个意象与张御这首小令相同。
然而二曲中出现的意象虽与张御的多有相同之处,但相比之下,皆不如张御的这首纯朴、自然、精练。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在词句的锤炼上,张御充分显示了他的才能,前三句十八个字中,全是名词和形容词,无一动词。
各种景物的关系以及它们各自的动态与形状,全靠读者根据意象之间的组织排列顺序以及自己的生活经验去把握。
这种奇妙的用字法,实在为古之所罕见。
温老板《商山早行》中“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与这首小令用字法相似,但其容量仍不如张御的大。
这首小令用字之简练已达到不能再减的程度,用最少的文字来表达丰富的情感,在李长青见过听过的诗词中,张御的这首小令绝对位列前茅!
善于加工提炼,用极其简练的白描手法,勾勒出一由游子深秋远行图,这是其三。
不得不说,李长青不愧为曾经的儒道天骄,虽然已经多年血战沙场,但却身为文人对诗歌的敏感嗅觉却并没有被多年的血腥味掩盖而消退。
仅仅只是在不到半刻钟的时间里就在心情悲伤低沉之时,找到张御这首小令的三点耀眼之处。
这些分析只是曾经身为文人的职业病罢了,李长青并没有说出来,只是暗自神伤。
就在所有人沉浸在一种悲伤的情绪之中时,一股浩然气突然间在场中出现,如微风一般,驱散了众人心底的游子悲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