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穿越到明蜀王府 (第2/2页)
刘之勃上前,随即扶住朱至澍,跟着朱至澍的步伐回到寝殿内。
“刘大人不必忌讳,本王之所以此时召你入府,实有大事所托。”
“殿下有何吩咐,下官一定为大明万死不辞。”
“别动不动就死什么的,你们都死了,本王仰仗谁来为大明捍卫这西南之地。”
朱至澍示意刘之勃安坐后,并命护卫军警戒巡逻在寝殿外,如此情形,也让刘之勃的神情多了几分色彩!
“刘大人,我今天就开门见山了。如今朝廷内外交困,叛军和清军对我大明极为不利。蜀地是大明的最后屏障,虽距京城千里之遥,但若没有坚固的工事、城防和尖兵利器支撑,迟早也会被叛军攻下,到那时大明就真的完了。”
朱至澍说完话后,不免连声叹息......
“殿下,如你所说。现今京畿之地能有战斗力的大明军队屈指可数,就连我偌大个成都城,也不过3万兵甲,还多有老弱病残,对抗青壮年流民叛军,可谓是势单力薄。”
“那大人可有良策?”
朱至澍朝着刘之勃看去,内心就像寄托巨大希望一般。
“京畿之地,我等似无力回天,但是眼下的成都,下官还有些许计谋。”
“刘大人但说无妨,我朱至澍就是需要你这样敢于直言的官员。”
“遵命”!
刘之勃随即从衣袖中掏出一卷成都城地图,并摊平在伏案之上。
“殿下,为以防万一,可以从灌县掘水堤引入护城河,进而让进攻成都的叛军力量受挫,我等再一鼓作气歼灭叛军于城门外。”
“当然,现在最要紧的就是招募新兵,打造军械,并维稳城内安全,确保拱卫好成都平原,乃至整个四川。”
“此为下官献策,若有不正之处,还请殿下指教。”刘之勃微低着头,只待朱至澍的声音。
哈哈哈......
“刘大人所言皆为良策,和本王想法大体是不谋而合啊。”
刘之勃听闻此话抬头,倒是胆大向朱至澍询问其内心想法。
“刘之勃听命,本王决意设立西南军改司,任命你为指挥使,协助本王处理蜀地经济、军事、文化改革等一切事宜,不得有误。”
“下官领命!”
刘之勃内心想着,这军改司指挥使是什么官职,难不成比兵部尚书还大?眼前的蜀王和之前完全是判若两人啊!
“殿下,恕下官愚钝,这军改司指挥使,此为何意?”
“你就理解成在蜀地的兵部尚书吧!这也不是重点,重点是接下来的改革要点,你需要牢牢记住,并进行落实,所到之处都可便宜行事。”
“第一,军改司指挥所,首要对成都、四川等地原有卫所军队进行比例裁撤,淘汰老弱残兵、余兵主要负责城内安全巡逻。”
“第二,征召青壮年市井百姓、流民组建新式步、骑、神机三营制新军,作为快速反应部队。”
“第三,命成都兵器局打造战甲、朴刀、弓箭、火枪、火炮、滚雷,限期两个月,必须拥有五万建制新军的各级装备。第四,修建军演大校场,分山地、平原、城关三种演练场地。第五,组建督战队,协同新军作战,维稳军心。”
刘之勃在旁听得一愣一愣的,这等军事改革在蜀地可谓是前所未有,也让刘之勃内心暗诩大明王朝可有救了吧!
“殿下,那这改革费用何来开支呢?”
其实,要是平常年景,朝廷每年划拨给蜀王府的岁禄高达27万石,粗略折算成现在的人民币,差不多就是6500万左右,也是能够应付一些开支了。
历史上,张献忠大破成都城后,在蜀王府银库中收罗到20万两白银,还有数不尽的金银珠宝堆积如山,要是这笔钱财用在军备改制上,必然是大有益处。
“我先祖多辈受皇恩浩荡,如今国家罹难,这笔钱就由我王府率先支持,并令下属州县一一募集资金,官员需率先捐款捐物,以安百姓。”
“下官遵命,对改革必然是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刘大人,你看看你,又来了。”朱至澍对着刘之勃指示说道。
同时,朱至澍为便于刘之勃后续开展改革,势必会遭到地方官员、地主的激烈反对,卫所制下的兵甲实在难以靠住,便决意调拨300名王府护卫军佑其周全。
“殿下,这万万不可,护卫军是镇守王府的亲军,宁多勿少。下官只愿带本县精兵,即可定期巡曳各州县,彰显军改决心。”
但是,朱至澍心意已决,护卫军不仅是担负军改组指挥部的安全保卫,更为重要的就是威慑地方官僚势力,对于胆敢阻挠军改的人员、地方,都可以先斩后奏,此乃王府护卫军之权。
在蜀王府的鼎盛时期,王府共有三支护卫军,分左、中、右三卫,合计近15000人。宣宗时期,王府遭遇猜忌,为避免过重削藩,便主动将中、右两卫归还朝廷。
至南京后,蜀王府的中护卫军改名为龙虎左卫,隶属南京左军都督府;右护卫军改名为豹韬左卫,隶属于南京前军都督府,留下的左卫便成为蜀王府唯一的直属武装。
“多谢殿下,下官必然不负殿下重托!”
“好了,你先下去吧。半月之后,还在这里,我希望你能够给我报告好军改进度,我也令顺庆佥都御史龙文光急赴成都,到时你们再行合议。”
“下官谨记,先行告退殿下!”
朱至澍挥手衣袖,指挥使孟明也从屏风后现身,并按其意,将刘之勃安全送回府邸。
朱至澍内心明白,自己能做的就是尽全力为朱家留有一锥之地,并早日和其他明军,携手共同抗击叛军、流寇和清军。
接下来,势必是一场前所未有的硬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