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浩然正气 (第2/2页)
开始的几天,吴为尚且是整日里心惊胆战,生怕被白起追上,惨死越州。但是很快的,他的注意力便被风若愚那恐怖的学习能力给吸引住了。
仅仅半个月不到的时间,风若愚已经记住了所有的汉字。童子发蒙,三年乃成。这其中固然有识字并非发蒙的全部,风若愚已经有八九岁的年纪,接受能力较之四五岁的孩童有了很大的跃升等原因,但是依然是让吴为觉得惊艳。
而接下来的半个月,风若愚对于他所说的一些浅显义理,理解之快、思考之深以及举一反三的能力,就是让吴为感到震惊了。甚至有些时候,风若愚偶尔的发问,让他这位大儒都得沉思,不得不谨慎对待。
但所有的情绪,都不足以表达他此刻心情的亿万分之一。
天那个圣人的,我看到了什么?
浩然之气?
吴为使劲揉了揉自己的眼睛,风若愚的头顶上,悬挂着一道淡乳色的气柱,只有可怜的发丝粗细,随着微风,不住摇曳,呈现出一股水流般的波动,仿佛随时都有可能崩断。
但那熟悉的气息,不含一丝尘垢的纯净,却在分明告诉吴为这就是无数儒门弟子为之魂牵梦萦的浩然正气。
吴为的心中掀起滔天骇浪,却又在竭力地控制住自己的身体和情绪,生怕一丝丝轻微的动作都会让那浩然正气崩溃。
此刻,甚至连那白起所带来的威胁都不重要了。
从发蒙识字到凝聚浩然正气,只有短短的一个月时间,这是绝顶的天赋,这是真正的妖孽,这是圣人之姿。最关键的是,这是由自己发蒙的天才,这是他的弟子。
儒道信众亿万,但几百年来,成圣者唯有孔丘、孟轲二人,余者哪怕再惊才绝艳,也不敢说自己一定能够封圣。
但吴为几乎可以肯定,风若愚未来必定儒道成圣,而且绝对不会超过十年。
想到这百年来,自身的遭遇,吴为心中波澜起伏。特娘的,圣人之师?如果自己真的能在十年内将风若愚培养成圣,那么死又如何?
想到这里,吴为的眼神再看向风若愚时,已经是充满了炽热,看得一人三兽都是心中大毛。
但是,紧接着,一盆凉水就将他浇了个通透。
一旁的王诩,看到那细若游丝的浩气光柱,轻“咦”了一声,却随手就将那浩然之气击溃。
吴为怒火中烧,几乎丧失理智,更不要提记起一个怕字了,转头怒吼道:“你疯了,你做了什么?”
闻听此言,黄猴顿时在吴为的身后伸出了一个大拇指。
王诩却是丝毫不恼,轻描淡写道:“儒道弊端太大,不适合他修炼。”
吴为怒道:“他一月顶别人数十年苦功,你说他不适合修炼儒道?”
王诩啐道:“练的快就一定适合吗?魔功修炼更快,你怎么不教他杀人噬魂?”
吴为急道:“魔功如何能与儒道功法相比?”
王诩讥讽道:“你就笃定孔老二打得过白起?”
提到白起,吴为顿时为之语塞,孔圣虽强,但要说稳压白起,恐怕就是孔圣自己也不敢开此海口。
“那也是天下一等一的功法,如何不能修炼?”
王诩嗤笑道:“卧井之蛙,你才什么修为,就敢评点天下功法?”
吴为正想开口反击,却直接被王诩开口打断:“五帝时代,天下功法大一统,皆是外修肉身,内修真灵。五帝时期的修士吸纳开天辟地之时就游荡在天地之间的原初物质,壮大肉身与真灵。真灵孕养壮大,便可化为神魂,生出三魂七魄的雏形。而后破天地二牢,聚本命魂星,凝七魄脉轮,过生死七大关卡,方能凝聚元神。元神初生愚昧,又要过固本、培元、明心、大悟、飞升五大阶段,经历雷劫洗礼,方可与自身融合归一。”
“五帝时代,术法尽皆不同,也算是万花齐放,但究其根本,除却极少数人外,修士修行都绕不开这些过程。”
“但那是一条波澜壮阔的通天大道,拥有近乎无限承载的能力,哪怕是五帝时代人人修炼,依然可以造就无数的绝顶高手。”
“你以为虚空境的修为很强?神、妖、魔三族,哪怕一天都不修炼,只要成年便是虚空之上。即便是人族,在五帝时代,如今的虚空境修为走到绝顶,也不过是七脉凝结的程度,不过是大只一点的蚂蚁。”
吴为被王诩的话震动到了,半晌才道:“孔圣天纵之才,若是给他时间,他未必走不到元神融合归一的境界。”
王诩但是对此话颇为认同:“若是换一片天地,老夫也相信他可以做到,毕竟元神融合归一也不是上古修行的终点。”
叹了一口气,王诩又道:“世人皆言老夫为天下之师,仅论俗世,老夫当仁不让。但若是说修行界,除去道教、炼气士、丹道、器道等少数道统,老夫顶多算是引路人,真正的万道之师,确算是他孔老二。”
“当年老夫传天下道统,借鉴的依然是上古的那一套,凡人想要修行,必须得自身可以感应到灵气,做到引气入体。光这一点,就几乎断绝了九成九人族修行的希望,这与上古之时,人族人人可以吸纳原初物质,踏入修行,简直是不可同日而语,但总算是接续了人族修行的希望。”
“但孔老二这小子,在我稷下学宫埋首读书三十载,竟然一朝由书悟道,直入虚空,开辟出了一条与上古完全不一样的修行之路,老夫称之为顿悟流。”
“孔老二一日入虚空,举世震动,引得天下人纷纷效仿。此后,文人以书入道、工匠以技入道、武夫以器入道、商贾以商入道、伶人以乐入道、画师以画入道,凡此种种,这才开创了近百年来百家争鸣、万花齐放的璀璨盛世。”
“但顿悟流的弊端却也很明显。其一、因其不是天生大道,而是有人以一技印照诸天,其开创者便是其道主,道主的修为决定了修炼此道之人的上限,除非道主陨落,否则任后人再惊才绝艳,也绝不可能超越道主的修为;其二,顿悟流的大道承载力有限,据老夫估计,道主同境界三五人便是极限,甚至对低一境界的修士数量,都有一定的压制。”
“难道你们儒教就不奇怪吗?同为大教,道教百年必出圣人,半圣的修士每百年必然也会出现几个,但你儒教呢?几百年过去了,圣人只出了孟轲一位,半圣也永远是那几个老面孔。遍观顿悟流的道统,除却武夫外,皆是如此,你们当真就没想过原因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