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六章 有人当街拦路 (第1/2页)
九五免费小说 www.x95mf.com,最快更新名曰:扶苏!
镇南城那几日的疯狂,尤其是最终那红衣与白衣的一场神仙对决,已经过去了五天。
当人们从昏睡中终于醒来,才发现所有的危险都已经悄然远离,镇南城又恢复成了原本那个平静而安全的边关重镇。人们先是将信将疑,再是小心试探,一步一步求证着这原本应该视为寻常此刻却显得如此来之不易的“和平”。
整座镇南城经过初步统计,死于这场动乱之中的人,已经不下三万。死者已矣,活下来的人们仍需承受莫大的阵痛,这样的痛苦或许会随着时间渐渐淡去,但却永远不会消失。它会像一根深深扎进肉里的刺,看不见,摸不着,拔不出,然而当你于任何不经意间想起它时,都会隐隐作痛。
但生活总要继续,活下来的人无论如何都还是属于幸运的部分,既然活着,就只能继续向前。
镇南城城主府随着郑客用的临阵变节,名声已经烂了大街,至此名存实亡。商盟整个大楼在大灭天陨之下自上而下被毁了三分之一,又因召集起大量江湖浪客们,最终不但没有什么作为反而爆发了商盟结界之内那场暴露人性丑恶的混乱厮杀,由此引发的一系列问题正在渐渐发酵,一时也有些自顾不暇。
最终镇南城战乱后的收尾工作,是儒家翰林出的面。
儒生高平在此次事件之中无疑是极为露脸,他在明知不敌、自知必死的情况下始终保持着身为儒家子弟的操守,恪守原则一步不退,最终自身界树被折断,大道从此断绝,若非南不语及时救治,只怕是这条命都留不下来。付出如此之大的代价,也使得“儒家翰林”这个原本显得同样高高在上的名字,真正融进了百姓们的心里。
由儒家翰林出面统筹,多方力量配合。如此过了几日,镇南城虽然还是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中,但总算人们的日常生活,城池的往日秩序,开始走向正轨。
镇南城,翰林。
翰林的设置除了偶尔会行使监察天下,联络中枢,稳固民生之权责,平日里更多的还是作为寻常书院使用。只要是有心读书的学子,在经过几轮筛选之后,便可进入翰林求学。这里说的筛选,无关学子出身,无关贫贱富贵,无关年龄长幼,但凡于“德行”二字无亏,又能读的进书的,便都欢迎。
于是镇南城这座翰林,作为九洲天下无数翰林其中缩影,即便地处边陲又遭逢战乱,仍旧人流往来不绝,行走其中,几乎处处都能听到朗朗书声,偶尔还能听到些激烈讨论声。
“大学士,高院士。”
“楚先生,楚夫人。”
楚扶苏与南不语此刻正从翰林居中的一排阁楼里往外走,在此逗留数日,眼看着那大妖红螭是真的走了,不会去而复返,此后儒家也调动了人手前来稳定局面,其中便有一位十境大学士。
楚扶苏俩人自此也就再没什么顾虑,尤其是今日早些时候,楚扶苏终于修补好了镇南城的护城大阵,在先前那场红白对决之中,这护城大阵其实作用极大。若非这道阵法的存在,以楚扶苏刚刚踏足第九境的修为,想要硬碰十境巅峰的大妖红螭,无疑是痴人说梦。但也因此,大战过后,尤其是最后那一式“大灭诸天”,其中半数威力都是由这道护城大阵分摊下来,也使得护城大阵受损不小。
不过总算镇南城护城大阵存在数千年,根基稳固,楚扶苏今时今日对阵法一道的造诣也颇为不俗,因此还是在几日间修补好了,这才提出了告辞。
俩人身边,儒生高平与那位名为卢照邻的十境大学士作陪,一路将两人送至门口。一路走来,不时就会迎面碰到几位儒生,对四人恭敬行礼,这些儒生虽然眼神往往炽烈,举止却都克制得体,他们便也笑着点头回应。
即便楚扶苏并非儒家子弟,这几日所见,心中也不由感慨其中的谦谦君子之风。
四人最终在翰林正门外的街道上站定,说些临别之语。
“楚兄,楚夫人,两位于这镇南城大恩大德,非区区高某可以代为答谢,但还请两位受此一礼,聊表在下拳拳之心。”说着,高平以左手覆右手,拇指上竖,对着二人躬身一礼,言辞神色恳切至极。
楚扶苏伸手扶了扶高平的胳膊,摇头笑道:“高兄不必如此,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只是适逢其会而已。”
一旁的南不语这几日听惯了“楚夫人”这个称呼,原先还有些羞怯,这时也就听之任之了,此刻神色认真地嘱咐道:“高院士,界树断绝遗患太重,我虽借用移花接木之法暂时使界树维持住生机,不至立即枯死,但仍旧是治标之策,难以久持。听闻儒家圣贤修行得道之后,自身小天地中会生成‘一点浩然气’,可以使得儒家子弟脱胎换骨,如此或许仍有挽回余地。高院士当珍惜己身,早日去大读书庄才是。”
“这……”
高平还有些犹豫,但他身边那位十境大学士卢照邻已经直接代为发言说道:“楚夫人所言正是,卢某已经与师弟商量好了,待镇南城此间事了,便与师弟返回师门,若是师门对此也束手无策,我便直接去找几位夫子,找至圣先师,总要确保师弟安然无恙。”
卢照邻与高平师出同门,二人恩师是如今儒家大读书庄七十二位圣贤之一的钟子期钟圣人。
至于在大读书庄能够被称为“夫子”的,便只有那几位老先生了。最后提到的至圣先师,实则多是表心之举,卢照邻胆子再大,这话也就是说说了。
不过无论如何由此可见卢照邻的决心,若是事情最终真的到了这种层面,也可以理解高平的犹豫。
楚扶苏却是笑着道:“理应如此。送君千里终须一别,那卢兄、高兄,咱们山高水长,后会有期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