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第四十二章 (第2/2页)
有时候旁人愈加反对,有情人便愈是难拆散。
想到这儿,钟尧又惦记起妻子的嘱托。
“陛下,这回入宫觐见,绾绾托我给您带句话。”
萧景润挑眉,“愿闻其详。”
“会试一案终了,程姑娘以死申冤,绾绾颇为敬佩,想来同为女医,惺惺相惜吧。
如今沉冤昭雪,绾绾想对陛下道上一声谢。但是陛下您也知道,她散漫惯了,贸然进宫来怕有失礼数,是以有此一托。”
萧景润噙着笑,“怎么一个两个都向朕道谢了,此案涉及颇广,刑部大理寺从主官到小吏哪个没下力?为民做主是理所应当的。”
话是这么说,但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上位者的态度决定了底下人做事的态度。
钟尧应了声是,仍不忘八卦一句,“还有谁也向陛下道谢了?”
“昭妃。”
“哦,我就说嘛,女子与女子之间总是更能共情,更能说到一起去。
您看最近陆夫人办的女学在京中不是红火得很嘛,招生不限门第,对家中困难的还可减免入学束脩。
绾绾也被邀去当先生了呢,虽然每日比我还忙,但我看绾绾很是乐在其中。”
闻言,萧景润一怔。
此前他还觉得宁真关注程妙圆的案子,源于宁真的良善万爱之心,竟没往这方面想过。
如今听钟尧这么一说,萧景润便了然。
每每谈到程妙圆一案,他头先想到的就是官商勾结给百姓造成困扰甚至是生命威胁,继而揣测牵涉到会试,是否有人在背后推波助澜,图谋不轨。
而宁真眼中是纯然简单的,她会牵挂一位陌生女子的冤情,也会为结识不过一月有余的女子求情。
这便是男子与女子之间思维方式的差异吗?
这便是他有时觉得她难懂的症结所在吗?
用完午膳,萧景润与钟尧闲坐饮茶,切入此日正题。
“微之,永莲寺的事查得怎么样?”
钟尧如今担任鸮羽卫指挥使,一些未竟事宜就从殿前司移交到了钟尧手中。
“那说书的杨老六,没打两下就招了。陛下英明,永莲寺果然许了他好处,为寺中的比丘镜观造势。
只不过永莲寺说近来香客渐少,宝殿所供佛像金身有所斑驳,寺中无力修缮,这才想了法子招徕香客。
臣着人私下查探,果真如此,就连洒扫的小沙弥都没精打采地磨洋工呢。”
萧景润冷笑,“他永莲寺当祠部司是吃干饭的?缺钱修缮不往上报,净动些歪脑筋。”
啜了口茶,问:“好端端的怎会突然香客渐少?”
“崇善寺这两年在求子方面颇为灵验,京中不少妇人时常结伴前往,出手也颇为大方。”
说着,钟尧观察了下天子的脸色,“还有就是庆云庵了,自从陛下钦赐牌匾、修改建制之后,庵内更是香客云集。”
京中烧香拜佛的人拢共就是那么多,既然去了旁的两家,永莲寺自然冷清了。
萧景润恍然,见钟尧还有话说,便点头示意。
“那天下大雨,茶楼生意冷清,杨老六未说书,照理说没什么人猜到镜观的身份。
但最近几天京中已然有所传闻,甚至还有孩童唱了歌谣,说永莲寺出了位圣僧小师父。
可永莲寺已被鸮羽卫敲打过了,总不会是不见棺材不落泪,发癫了吧。
臣怀疑其中有人试图搅浑水。”
萧景润将茶盏重重一放,面色冷然,“佛门清静地,弄得鸡飞狗跳。微之,继续查。”
“臣遵旨。”
钟尧今日穿了身枣红底忍冬纹常服,衬得气色好了很多,只是唇色仍浅,透露着微微病态。
萧景润看在眼里,心下难免惭愧,“微之,你尚未痊愈,便被朕拖入这是非地来,连带嫂子也离了娘家千里之远。朕对不住你们。”
“陛下说的哪里话。”
钟尧咧嘴笑了,一如儿时那般可亲,“在哪养身子不是养呢!何况稽查刺探之事又不费我多大力,我只需坐在衙门里统合汇总罢了,陛下放心吧。”
鸮羽卫说白了就是区别于御史台的监察机构,独立于朝廷原有体系之外,是天子的耳目,亦是天子的爪牙。
其长官自然得是皇帝的亲信。
如今朝堂初立,新人们再得力再忠心,论到鸮羽卫指挥使这个位置,还是昔日老人用着更顺手更安心。
钟尧明白,此番安排也是天子对他的器重。
“至于绾绾,陛下也请放心。她打小就没了爹娘,跟着一位好心的游医学了几年才有了吃饭的本事,对江南一片温柔乡也没有特别多的留恋。
京城名医广布,她四处求学切磋还来不及呢,怎会有怨言。”
萧景润颔首,“如此便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