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女人心计 (第2/2页)
话糙理不糙,许雍在这儿,有些话题李贵妃着实不好提前。
“那我请安之后,再回来接晴儿。”许雍笑了笑,随即拱手行礼,缓缓退后。
待走出淑玉殿正门后。
许雍挑目看向御书房所在的方向。
一抹寒光,自眼神中一闪而过,随即化为乌有。
忽然,许雍身后传来一道轻微的脚步声。
许雍心中一紧,迅速收敛了所有情绪。
不慌不忙地转身看向身后。
“刘公公?”身后之人,赫然是李桂芬身旁最受宠信的太监。
李公公闻言快速行礼道:“贵妃娘娘让奴婢随太子殿下同往。”
话音落罢。
许雍心中再度勐地一紧,暗道:“不好,怎地将此事给忘记了!当真是心越乱!犯错便越多。”
快速定了定神,许雍轻拍一下脑袋,失笑道:“瞧我,这几日忙碌的竟将规矩都给疏忽了。”
话音落罢,许雍微微拱手道:“多谢刘公公提醒,若非刘公公提醒,今日某便坏了规矩了。”
“使不得,使不得,太子殿下折煞奴婢了。”刘公公连忙侧身,连连摆手道:“是贵妃娘娘让奴婢前来的。”
许雍笑了笑,岔开话题道:“还请刘公公前面带路。”
“是。”刘公公答应一声,快速行至前方。
其身后,许雍不断地无声深呼吸,努力使自己脑海彻底放空。
许久之后。
许雍目光忽然一凝。
不远处的大道殿门口站立着一群人。
为首两人,赫然便是大太监詹竹与国师李少君。
此二人站立在门外,那么,谁在大道殿内自然不言而喻。
许雍不动声色地缓缓跟着刘公公前往御书房。
自然,这一趟注定是见不到正德帝。
好在,许雍此行的目的,也不是为了见正德帝。
主要是为自己此行留下一个痕迹。
“想来父皇应当在忙于国事,刘公公,你我且回吧。”许雍望向房门紧闭的御书房微微叹息道。
当许雍二人再度路过大道殿时。
大道殿门口的那群人依旧保持着恭敬站立的姿势。
而自上次经过,时间已经过去了三刻钟。
许雍心中一紧,自这些微末细节中,已然意识到了情况不妙。
脑海中不断地推算许奕所掌握的罪证。
每当一种假设成立之后,许雍脑海中便疯狂地思索的对策。
麻烦吗?
肯定麻烦。
但,此时此刻的他,别无他法。
不一会儿的功夫。
二人再度抵达淑玉殿。
李贵妃抬头看了一眼自家儿子。
随即屏退了左右。
开口说道:“晴儿,你先稍坐一会儿,本宫有些话要与雍儿说。”
不知先前二人之间说了些什么。
上官晴儿闻言脸色瞬间绯红一片,支支吾吾地答应一声。
“雍儿,来。”李贵妃缓缓起身,招呼一声,随即转身朝着后殿走去。
淑玉殿后殿。
李贵妃看向自家儿子,低声询问道:“出什么事了,怎么心不在焉的。”
“哪有。”许雍摆了摆手刚想否认。
李贵妃便面色一凝,开口说道:“你能骗得过其他人,还能骗得过为娘不成?方才请安时便心不在焉的,出去之后,更是将后宫规矩都给忘了。”
“雍儿,到底出了什么事了,说出来,为娘也好给你拿拿主意。”
李贵妃虽无后宫之主之名,但却有着后宫之主之实。
差的无非是正德帝的一纸封后诏书罢了。
能以贵妃身份,掌控整个后宫的女人,再简单又能简单到哪儿去?
见许雍沉默。
不知不觉间,李贵妃的眼神竟逐渐锋利起来。
“怎么?现在长大了,连为娘都信不过了?”李贵妃沉声询问道,整个人的气势自这一刻的,发生了翻天覆地般的变化。
许雍叹息一声,将自身的担忧缓缓说了出来。
片刻后。
李贵妃沉声询问道:“这件事你舅舅可知晓?”
“自然是知晓的。”许雍回答道。
娘舅娘舅,当今天下,他信不过谁,也必须信得过身为大将军的娘舅啊。
李贵妃闻言沉默片刻。
随即再度沉声询问道:“雍儿你好好想想,对外,你可曾留下什么痕迹,例如,书信之类的东西。”
许雍沉思片刻后回答道:“并未,自一开始便从未留下过书信之类可能危及到自身的痕迹。”
“那便好。”李贵妃不由得松了一口气。
随即再度沉声说道:“既然如此,那便置身事外,所有事情交给你舅父去处理!”
李贵妃一锤定音,直接将许雍震的懵在了当场。
好大一会儿功夫。
许雍才回过神来,连连说道:“这怎么可以,如此一来岂不是自废做左膀右臂吗!”
“自废左膀右臂总好过被废好!”李贵妃面色一沉,一字一句严肃道。
见许雍面露思索。
李贵妃缓缓起身走向许雍。
沉声道:“雍儿,事到如今你还看不出来吗?那许奕早就盯上你了!”
“别忘了!他可是你父皇亲封的关中赈灾总指挥!单单凭借这个身份!他便具备了进宫面圣的资格。”
“可为何,此番他没有亲自前来,反而是让晋王大摇大摆的入宫面圣。”
李贵妃话音落罢。
许雍瞬间紧锁起眉头,脑海中不断地思索着许奕的目的。
片刻后。
许雍恍然大悟道:“我明白了!许奕是想借此乱我心,好使得我自乱阵脚,以此露出更多的破绽!”
“若是如此,那么!纵使他手中有罪证,那罪证亦不会指向我!”
“没错。”李贵妃肯定一声,随即再度开口说道:“如今之际,雍儿你要做的便是稳住阵脚。”
话音落罢。
李贵妃顿了顿继续开口说道:“以不变应万变,剩下的交给你舅父即可。”
李贵妃话语中的‘剩下的。’指的什么。
许雍自然明白。
诚如李贵妃先前所言,如此一来固然会使得自身实力大大折损,无异于自断双臂。
但,总好过东窗事发,丢了储君之位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