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嫡女庶嫁(上部完) 第33节 (第2/2页)
“娘亲,这次如筝又给侯府挣了脸面,连父亲都夸奖了她,真是气死人了!”又转头咕哝着:“苏家大姐也真是的,是不是刚刚升了良娣高兴昏了头了,居然抬举她……娘亲!怎么好像您一点都不生气?”
薛氏抬头看看如婳,笑到:“娘亲当然不生气,此次她虽然得了两分脸面,却未必是好事……”她拍拍如婳的手:“你看那送来的赏赐,若太子爷真的只是感激如筝援手,应当先给你父亲赏赐,再赐给如筝一些珠宝绸缎之类,可这次赏赐下来的东西,却是首饰……”
看如婳还是似懂非懂,薛氏索性压低声音到:“虽不是头面,却也足可以说明太子是在试探,太子爷恐怕是对如筝……上心了呢……”
如婳心里一惊,刚要愤愤如筝的好运气,转念又想到自己的婚事,想到侯府如今尴尬的地位,想到东宫那位素日的风闻,马上明白了自家娘亲的意思,当下喜道:“那此事,母亲可要一力周全啊!”
薛氏看自家女儿终于开了窍,欣慰地笑着:“不急,咱们静观其变,适时推上一把就好,那位爷看上的女子,还没有搞不到手的,即使是男子,也一样……”
月移花影上窗棂,初秋的凉风吹动,日间美丽的花朵,此时却化作狰狞的鬼爪,瑟瑟抖动……
作者有话要说:多谢各位殿下的支持,虽然点击掉到一二百,某奚也已经非常知足了,我会用更加精彩的文和不变的日更,来回报各位继续关注我文章的大人们!另外,最近在补三更的亏空,未免断更,某奚所有业余时间都用来码文了,某奚不是专职作者,只能用休息时间来码文,所以近期回复留言略有滞后,请各位殿下恕罪!
感激鞠躬!
某奚敬上
60中秋(一)
秋风乍起,如筝清晨起来,披衣坐在床上,思绪又飞远了……
自从那日宫里下来了赏赐,如筝的心就一直惴惴不安,生怕再有什么风吹草动,就连漂亮地办完了秋装之事也无法冲淡她的惶惑,如筝心里很明白,虽然自家在朝堂上被归为恭王一党,但自家父亲林侯却一直在摇摆不定,毕竟恭王势力虽大,但太子却占了正统,又经营多年,端的树大根深,如筝思量,以自家父亲的性子,恐怕早就想找机会攀上太子爷这棵大树了,那日宣旨时他的反映,也证实了这个猜测,若是东宫再放出什么消息……
如筝不敢想,不由得忆起了那次春日宴在后花园见到的桂儿,那样小的年纪,那样柔弱的身体,就要……
如筝强按下胡思乱想,起身下地梳洗了,看着秋雁端上来的金银馒头和可口小菜,却毫无胃口,只用了几口就动身前往慈园请安。
一进慈园堂屋,如筝见只有老太君和韩妈妈两人在,便浅笑着福了福,上前坐在老太君身边。
老太君笑着拉住她手:“囡囡,怎么脸色这么苍白,晚间没睡好?”
如筝不知道该怎么和老太君说自己的隐忧,只得笑着点点头:“许是天气变化的缘故吧,祖母不必为孙女儿担心。”
老太君却摇摇头,叹到:“你是个灵秀的孩子,怎的在祖母面前还要装傻,放心,那日的赏赐不过是个试探,东宫那位一向是兴致来得快,败的也快,祖母是说什么都不会让你沾染皇家的,尤其还是那一位……”
听了老太君的话,如筝连日来忐忑不安的心才稍微安定下来,对老太君露出一个感激的微笑,柔声叫了句“祖母”便不知道该说什么好,把头靠在老太君肩上蹭了蹭。
凌氏太君看了看肩头小猫一样的如筝,心里一阵怜爱,伸手摸了摸她鬓发,祖孙俩一时无话,享受着难得的亲昵时光。
过了一会儿,门外传来脚步声和灯影上前问安的声音,如筝起身往旁边挪了挪,扯开一个浅淡得体的笑容,又在如书走进时笑得更开了些:“五妹来了。”
如书上前给老太君行了礼,又和如筝见礼坐下,祖孙三人说了会子话儿,边听外面灯影来报,薛氏和如婳到了。
如筝和如书赶紧起身到门口迎接,相互见礼之后,又回到里间坐下。
薛氏笑着赞了老太君气色才开口到:“母亲,中秋要到了,今年的家宴怎么个办法,媳妇还要讨母亲示下。”
老太君笑到:“往年你安排的就很好,本来,照例也就罢了,不过大概你也听承恩说了,继恩他们今年要回来,在外面漂了这么多年,总算是回京了,所以依我看今年中秋不妨办热闹些……”
薛氏笑着点点头:“母亲所言极是,媳妇也是这么想的,大伯一家回京是大好事,理应好好办的。”
听了她们的话,如筝并没有太大惊讶,前世便是这样,在自己及笄的这年桂月,大伯父林继恩因为政绩卓著,调回京师任工部尚书,大房一家搬回京城,虽然是分府而居,但因为住的不远,还是时常来请安的,只是前世的自己出嫁早,又被薛氏拘着,和大房交往不多。
虽说她早就知道,却不愿薛氏误会,还是故作惊讶地说了一句:“哦?大伯父要回京了么?”
老太君笑着点点头,眼里是真心的欢喜:“是啊,上次诗儿走的时候,你们几个还说舍不得,如今便可时时相聚了,你们遂愿了吧?”
如筝笑着点点头,旁边如书也雀跃地重重点头,如婳心里虽然腻烦,也无奈赔着笑。
众人又说笑了一会儿,便纷纷告辞,如筝和如书相携离开了慈园,如书看着初秋高远的天空,闻着远处飘来的桂花香味,笑到:
“姐姐,这次大姐姐回京,便不走了吧?”
如筝笑看着她雀跃的样子,点点头:“大伯父升了京官,大姐姐自然要留在京里了。”
如书摇了摇和如筝相握的手,眯起眼睛:“真好呢,家里越来越热闹了……”
如筝点点头,附和着:“是啊……真好呢。”
两三日后,大房举家搬回了京城,虽说在侯府外有自己的宅子,宋氏和如诗依然在请安时被老太君留下,在慈园住了一宿,之后的一段日子,府里就开始忙起了中秋家宴的事情。
如筝此次又领了差事,统管着家宴要用的器皿,虽说是老太君安排下的,却无奈库房里的妈妈们多半都是薛氏的人,如筝只得打起十万分精神小心应对,幸好还有崔妈妈这个经过大事的人帮忙,总算是无风无浪地过去了。
八月十五一大早,宋氏便带着如诗回了侯府,因十五这天早朝不辍的规矩,大老爷和林侯都不在府中,如松三兄弟也各自读书未归,便只有女眷们陪着老太君说笑解闷。
巳时刚过,林侯和大老爷林继恩回了府,不一会儿少爷们也自国子监和家学回来了,老太君便吩咐开宴。
如筝站在花厅里,看来来往往的小丫头们忙着上菜,仔细清点了各类器皿之后,她终于松了一口气,知道这一关算是又过了。
虽然累,却也有些微的自豪和欣喜,遥遥看到老太君在如诗和如婳的搀扶下带着众人向花厅走来,她赶紧几步出了门口,迎上去福□:“祖母万福,大伯母万福,母亲万福。”又转向如诗:“大姐姐好。”
老太君笑着虚扶了她一把:“好,好。”
众人走进花厅,按长幼坐定,不多时大老爷和林侯带着男丁们也到了,因人口众多,便男女分了两桌坐下,又在旁边给两位姨娘并几个有头有脸的管事嬷嬷开了一小桌,家宴算是正式开始。
珍馐美馔,佳酿琼浆,有余之家难得的相聚,无论是真假,大家脸上都挂着舒心的笑颜,大老爷和林侯带着男丁们给老太君敬了酒,禀报了大老爷升迁和大少爷如松进入太学待考的事情,小辈们又依次说了吉祥话儿,待如楠断断续续地背了一首庆中秋的诗后,家宴也进行过半了。
宋氏拿起公筷给老太君夹了一箸水晶酥肉,笑到:“刚刚在慈园时我还奇怪,筝儿怎么没来陪母亲说话儿,却原来是在这里当起了大管家了。”
老太君莞尔一笑:“筝儿也大了,你弟妹有意历练一下她,也是这孩子诚孝,愿意帮我们分担些,这才领了管理器皿的活计,事儿虽然不大,却千头万绪,难为她小小年纪,竟然没出一点差错。”
宋氏赞许地看着如筝:“我看筝姐儿真是长大了,家宴器皿那么繁杂的事情,也能调理的井井有条,前几日我与在京中的好友闲谈时还听说呢,咱家如筝如书在凌府家宴上出足了风头,引得各家夫人赞誉呢!”
如筝听了她的话略带羞涩地起身福了福:“大伯母谬赞了,侄女哪有这么好,倒是三妹妹,倒真的是落落大方的,那次我看好几位夫人都对她赞许有加呢。”
老太君:“如书很好,你也不要妄自菲薄,我看你自打病好以后,的确是懂事多了。”